第五十三章 饭后讲话(1/2)
“你讲。”沈聪云笑着说道。
“咱们张庄大片的耕田都在那边土地上面,大概有将近两千余亩,咱们种植小麦玉米的产量,非常低,交了gong粮以后,所剩不多,每家每户大概最后能落下两百斤的粮食,口粮都有点不够。”王铭亿想了想回复道。
“那经济效益不高,有没有想过种植水果,或者大棚种植反季节农产品,我记得我在那边见过几座大棚,这个反季节农物的效果,经济效益是不是比传统的小麦玉米要高。”沈聪云做足了功课,他找了很多人了解。
“我就有一块地是大棚种植,我儿子在市里面上学,学的就是这个,他跟我说的,草莓的效益高,周期短,我种了三亩,收入确实挺高的,一个季度下来大概能赚八九百块钱。”三亩地能赚八九百块钱,那就是一笔天大的财富,众所周知,一亩地小麦的收益不到一百五十块钱,三亩地的草莓能赚八九百块钱,而且土地的再利用方面也能得到很大的释放,平常的草莓周期非常短,大棚种植的时间更是少,悉心的照料下,收成肯定不错,走个亲戚送个礼,都是带水果去的,南方水果运到这里,成本高,价格贵,本地的市场就就相应的出来了。
王铭亿的话语落后,沈聪云笑出声来,道:“那王支书,你这赚钱的门路可以推广开来吗?带领村民致富啊,不能藏私啊。”
这场聚会当然不是让这些人过来白吃白喝的,最后的谈论才是重点。
“这个还是有点风险的,现在大家的思想还没有得到解放,都觉得种小麦玉米这才是正道。”坐在一旁的杨宗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思想没有解放,我们就给群众解放,现在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胡集乡要一条不同的出路,王支书,你儿子在市里面学的就是农业,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人才,他有没有兴趣到我们乡政府来工作。”当着众人的面沈聪云就问王铭亿。
王铭亿的儿子上的也不是什么好大学,相当于后世那种高等职业学校,当然农村人选择最多的学科就是农业,毕业后,想要找到好工作,也不容易,农村的孩子大多数都清楚学了农业在城市里面不好找工作,可家里面的局限性,让他们选择最多的就是农业学习,听到沈聪云想要安排自己的儿子进入乡政府工作,这王铭亿从心里感到高兴,如果孩子真能到乡政府工作的话,也算是一个好前程。
“能进咱们乡政府工作?”王铭亿兴奋的说道。
“当然,咱们想要致富,就必须走跟别人不一样的道路,z要求改革,县委县政府也一直都在推动,不过成效却不大,因为什么?因为县里面还没有想到农村发展的轨迹到底在哪个点上面,咱们就是要探索,所以我们乡政府要从多方位考虑,我觉得张庄村搞个草莓园,完全行得通,那么我们就需要专业的人才,我觉得你儿子就非常合适,,上了大学就要学以致用,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本事奉献给家乡。”沈聪云笑着说道。
当然胡集不是一家言谈,现在在这个聚会上说的,都是在讨论,日后能不能上马,还要开会研究,关切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有的一切都要慎重。
“沈书记,我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杨宗明笑着说道。
“杨乡长,你说。”沈聪云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今年咱们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上了商人日报,得到了县里面的嘉奖,可是,建学校跟种地是不一样子的,我们要保证口粮,保证收成,现在咱们的大多数人民群众还都存在温饱问题,如果贸然改变种植方式,万一血本无归,这后果太严重。”杨宗明所说的也是大多数人所担心的,很多人都看到了种植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但从没有人敢提出,换农作物的,说白了,就是没有魄力。
“风险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我觉得啊,人就要敢想,光想还不行,你还要付诸行动,我曾经对老书记跟之前的周书记说过,市里面有一个大型农机厂,我非常感兴趣,我们有可能得到这个农机厂吗,县里面说不要想,但是,功夫不会负有心人的,我现在着手准备这件事情,我们的地理位置优越,生产力过剩,我们为什么不敢去争取,哪怕拿不到,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坏处,如果拿到了,我们就可以寻找新的出路,咱们明明知道,按照咱们之前的步伐,那就是穷,不可能致富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往下走,难道没有穷够吗?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我希望大家能紧紧的团结在我们乡党委政府周围,为我们胡集群众的明天奋斗,努力,我们上一代人受的苦遭的罪,绝对不能让下一代孩子也受这样的罪,让我们用双手来改变我们胡集的状况,我坚信,明天的胡集绝对是县里面的典范,以后也会成为省里面的百强镇,当然这些都是要靠在座的大家,我们的机遇太多了,咱们就干,哪怕现在看来是一条死路,我们也要试一试,看看他能不能走通,我希望大家有什么致富的好主意,可以主动提出来,不要怕担责任,做好了,党委给你记功,做不好,我与乡党委政府的众位领导愿意承担过失。”沈聪云话语刚落,响起了轰鸣版的掌声,在座的各村支书,乡党委政府领导们都相继站起身。
沈聪云很久没有在众人面前说过那么多话了,他说的第一次,就是盖学校的动员会,沈聪云的性格比较严谨,他说的话,都仔细考虑过了,对于农机厂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