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再次出兵南下(1/2)
…
散朝了之后,李衍本想回文德殿继续批阅奏折。
可还没等李衍走出大殿,内侍就来禀报,王则贞求见。
李衍这次西行,真是为打通商路而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水泊梁山真正强盛起来。
因此,李衍很重视商人,尤其是这些海商。
为此,李衍甚至准备再去临幸一下王则贞的两个女儿,然后给她们升升地位,以示对王则贞等海商的鼓励。
基于此,李衍让王则贞来偏殿见自己。
不多时,王则贞便来到偏殿拜见李衍。
王则贞知道李衍忙,不可能在他这样的小人物身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直奔主题,为李衍引荐徐德荣。
听王则贞说,徐德荣仅用十几年时间,就凭海上国际贸易赚了两亿贯,李衍对徐德荣有些感兴趣了,因此,让王则贞将徐德荣带进来。
徐德荣对目前的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情况的确很了解。
在徐德荣的介绍之下,李衍对南亚、中亚、西亚目前的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初步了解。
李衍当即就给徐德荣封了一个御史之职。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当中,徐德荣每天都给李衍介绍南亚、中亚、西亚以及西方目前的形势。
等李衍将南亚、中亚、西亚以及西方目前的形势完全搞清楚了之后,李衍任命徐德荣为国信使、任命席长实为副使,带着水泊梁山的特产出使印度诸国,商谈海上国际贸易一事。
为了彰显郑重和实力,李衍命童威带着两艘宝船和二十艘大海船以及一营水军和相应的水手、命上官义带着五百第一营的骑兵同徐德荣一块出使印度诸国……
……
尽管完颜宗望已经代表大金与大宋达成了停战协定,并从大宋境内撤出了东路金军,但是,西路金军仍拒绝撤出河东地区,太原城仍在金军的四面包围之中。
指挥西路金军的是完颜银术可与完颜娄室,他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围太原城,一个负责打援。
靠着这样的战术,宋将仲师中以十万大军来解救太原之围,被完颜娄室、完颜活女父子战败,仲师中被斩于熊岭战阵,又败姚古六万救援之师于榆次。
六月初,赵桓越过宣抚使李纲直接给刘鞈、解潜、折彦质、张灏等前线将领下达诏令,要求他们立即出兵,解围太原。
赵桓实在是丢不起太原城。
太原城若丢,河东的防线就有可能全面崩溃。
这样一来,黄河以北就再没有险阻不说,宋朝的帝陵巩县也将暴露在金人的铁蹄之下。
巩县的永安诸陵,有宋朝七位皇帝葬于此,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墓也由开封迁于此,故有七帝八陵之说。
八陵依次为: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
帝陵旁还有后妃、皇室、皇族和未成年子孙墓以及功臣墓,共有三百多座,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皇陵区。
宋朝首都在开封,而帝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还是与风水有关。
永安帝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而且东依青龙山,西靠白虎滩,从堪舆学角度看,这里的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如果赵桓将祖陵都丢了,那他不仅人丢到家了,统治地位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赵桓才不顾一切救援太原城。
诸将见赵桓诏令的语气如此严厉,谁也不敢怠慢,分别组织出兵刘鞈从平定军出发,真定府总管、都统制王渊从辽州出发,解潜与折彦质从威胜军出发,张灏与折可求从汾州出发。四路军分别从东、南、西南三个方向,向太原进军。
可金军先是示弱,然后欺宋军没有统一的指挥,一一诱敌深入,之后各个击破,大败宋军。
随后,宋将张思正收揽了不少宋军溃军,又招募了大量的义勇,凑出了十几万大军,再次救援太原城,可是却被三千金军骑兵击败。
至此,赵桓彻底绝了与金军再战的念头,转而义无反顾的主张议和,并派李若水为使求和,想要跟他爹赵佶一样,用钱买下太原、河间、中山三府之地。
可赵桓所不知道的是,因为屡败宋军,尤其是击败了种师中、姚古等名将所率领的西军,原本不准备再南下攻宋的金人,又开始商量起再次南下的事了。
金人之所以准备再次南下,不仅仅是因为赵桓君臣在军事和政治上无比白痴,让金人认定宋国极为软弱可欺,还因为赵桓君臣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出了一个大昏招。
赵桓竟然企图,通过金使萧仲恭策反金将耶律余睹,让耶律余睹举起复活辽国的大旗,然后与大宋里应外合,共同灭金。
如果说在内政和军事上,赵桓缺乏审时度势的洞察力,那么在外交问题上,赵桓简直就是弱智。
外事无小事,应当慎而又慎,可赵桓竟将外交大事视同儿戏,派金使策反金人!
世间还有比这更蠢的人吗?
有人可能会说,这全是宰执大臣的问题,赵桓只是经验不足,被大臣所误。
屁话!
赵桓身边并不是没有能臣,也并不是没有能看清形势之臣,李纲、种师道都给赵桓出过良策,而且不只一两策,可赵桓就是不采纳,只信李邦彦、耿南仲这些人的,这又有何解?
萧仲恭一回到燕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