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杨家后人(2/3)
微笑着问杨畋道。杨畋有点感动,他这是遇到好人了。本来被杨家拒之门外时他是心如死灰,不知该如何是好。那一刻甚至有一死了之的想法,但好在他身边还有个儿子要照顾,这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但不想寻死了那就要想办法活着。可眼下父子俩身无分文,举目无亲,诺大的一个汴梁城里没有他父子的容身之处。此时张宝的邀请无异于雪中送炭,解了杨畋父子的燃眉之急。杨畋满口答应了张宝的邀请,又想让儿子跟自己一起感谢张宝的援手之恩。不想一看儿子旁边堆的满满一摞的海碗,脸色不由就变了。
“杨老伯,没关系的。小兄弟看来饭量不小。对了,不知道小兄弟今年多大了?”张宝不等杨畋责怪儿子便岔开话题问道。
“羊角儿今年九岁,让东家笑话了,他就是能吃。”杨畋有些尴尬的向张宝介绍道。
“能吃好啊,能吃是福。”张宝笑着说道:“我看小兄弟身板硬实,是个习武的材料。正好我义父周侗现在就住在庄子上,等回头请我义父看看,说不定他老人家回收小兄弟为徒。”
“你义父厉害吗?”羊角儿听到这话把埋在碗里的脸抬了起来。
“羊角儿,不得无礼。”杨畋紧张的呵斥道。
“呵呵……”张宝笑着伸手将挂在羊角儿脸上的面条拿掉,“厉不厉害我说了不算,回头你去跟他老人家比试比试就知道了。”
……
多了杨畋父子在身边,张宝便改了原定的计划,反正估计去潘家的结果也跟去杨家差不多,都是要脸面的,虽然没落的。可让他们家的受害人亲口跟张宝讲述案发经过,估计不太可能。这起案子想必也会跟上一回汴梁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飞贼案一样被挂起来。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上一次案子的主犯如今就住在张家庄子,而这回的主犯,张宝是真的找不到线索。
“东家,这就是你的庄子?”等杨畋跟着张宝回到张家庄子,看着正在庄子内外忙碌的人们,不由惊讶的问道。
“是啊,这就是张家庄子,也是你们父子以后的家。杨先生这下不用担心羊角儿的伙食问题了吧?管饱。”张宝笑着开玩笑道。一顿饭吃了十碗面,而且还都是成年人用的那种大海碗,九岁大的羊角儿的确有些与众不同,简直就是个饭桶。
杨畋听了面露尴尬,不由瞪了害他出丑的儿子一眼。说实话,他也没想到自己这儿子这么能吃。在他的印象里,儿子一顿吃上五碗饭就吃饱了,却没想到以前儿子是有所保留,心疼他这个当爹的。而羊角儿一听日后可以吃饱,顿时乐得眼睛眯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
缘分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却又真实存在。周侗一见羊角儿就喜爱上了这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家伙。等听完张宝的介绍,当即答应收羊角儿为徒。周侗教徒弟教了一辈子,那看人的眼力岂是白给的。自然一眼就看出羊角儿练武的资质出众,如今羊角儿才九岁,这时候练肯定来得及,而且羊角儿出自杨家,杨家枪那可是很有名的,但凡是杨家子孙就没有不练的,只不过由于个人资质所限,所练的成就也各有高低。
而杨畋,就属于那种练的比较差的。杨畋的祖上是杨怀玉不假,但父辈英雄儿孙未必就一定是好汉。杨畋生来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把身体养好了,也耽误了习武的最佳年纪。后来又有了能吃死老子的羊角儿,为了填饱羊角儿的肚子杨畋是什么都干过,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这才不得不前来汴梁投亲。万幸遇到了张宝,要不然杨畋真不知道接下来他们父子该如何是好。
不过也难怪杨家人不让杨畋父子进门,杨畋父子在来汴梁的路上把家里的族谱弄丢了。那是唯一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东西,没有这个做证明,杨家又怎么会认下他们这对素未蒙面的父子。光凭空口白牙一张嘴,实在难以取信于人。
杨畋来汴梁投亲的目的是为了给儿子找一张饭票,现在被张宝收留,又聘请粗通文墨的他担任庄子里的教书先生,杨畋已经很满足,也就不再想去杨家认祖归宗的事情了。他算是看出来了,眼下汴梁的杨家情况也不怎么好,与其寄人篱下受人白眼,倒不如住在张家庄子自在。
更何况羊角儿不知道周侗,可杨畋却是对周侗久仰大名。别的先不提,单是周侗收羊角儿为徒这一点,就是羊角儿的福分。对于没有办法将杨家枪发扬光大一事,杨畋一直心存遗憾。他虽然牢记杨家枪的各路招式,但却无法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既然自己都闹不清楚,那就更别提传授别人了。
现在好了,羊角儿有了周侗这位名师的指点,那这套杨家枪法必能通过羊角儿继续传下去。对于为自己带来这一切转机的张宝,杨畋自然是满心感激。等到在张家庄子住了十余日以后,通过与人闲谈了解了张家庄子的由来,杨畋对张宝就不仅仅是感激了,更多了一些佩服。
别看张宝年纪只比羊角儿大四岁,但却已经凭借自身的本事赚下了一份家业。而且更难得的是,张宝这人心善,是个好人,为富不仁这话落不到张宝的头上。想想此时已经在南山张家花园安家落户的那两百户近七百人,再想想此时自己身处的张家庄子,杨畋又一次感觉自己这回来汴梁投亲来对了,若是不来,又岂能遇到张宝这位贵人。
而被杨畋视为自己贵人的张宝此时却是愁眉苦脸,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哭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