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跪地免死(1/2)
第四十二章跪地免死
此外,山中随处可见废弃的烽火台,甚至还有一座废弃的关城。
马城擦一把热汗,看着生机勃勃的山林,险关,心中隐隐做痛,大好河山,如此富饶的宝山,就要落入异族手中了。
只有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成为大明的一员,才能明白这种深深的痛惜。
入夜,进山的队伍进入废弃的关城休整,养精蓄锐。
在这漆黑一片的深山老林里,就算打着火把也很难行进。
马城和亲兵围坐在篝火旁边,很快有人送来几只烤好的野兔,狍子,烤的金黄流油的野味让马城胃口大开,有一种出来郊游散心的感觉。老兵带新兵的做法也很有成效,两百老兵带着三百新兵,在长官们的指挥下,布置警戒,轮流值守。
经过一场血战,马家堡子弟也变的谨慎多了,哨探直放出去五里多。
马城看着篝火旁边,一张张年轻的脸,琢磨着是该提拔一批,八庄二十四堡出身的下级军官了。
对于这支亲手打造的部队,马城还是信心十足的,现在缺的只是时间。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算算时间,朝堂上争的也该差不多了,再过几日,辽东大战的主帅也该定下了。
想起那位葬送了辽东精锐的经略杨镐杨大人,马城就觉得脑仁疼。
这位辽东最高军事长官,是正经的进士出身,那个奇葩的四路分进战术,就是这位经略大人拍脑袋想出来的。
以步击骑还要分兵冒进,这位三军主帅的军事素养,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在狭窄,绵长的朝鲜战场上打倭寇,和在辽阔平坦的辽东大地上打建奴,完全是两码事呀。在狭窄的朝鲜可以点齐兵马,一股脑的压上去,问题是在广阔的辽东大地上,这样做就是找死了。广阔的辽东,注定是骑兵的舞台,建州骑兵大军瞬息之间转战千里,可不是说着玩的。
马城想了一会也就罢了,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奈。
他一个九品芝麻官,可没资格参与辽东的军政大事,甚至连便宜老爹马林,也未必见的到杨大人。
文武殊途,一个开原总兵和一个辽东经略,身份差距实在太悬殊了。
此战必败,马城眼睛亮闪闪的,该筹划的是,如何在这一场惨败里捞够足够的好处,壮大自身。
翌日,上午。
在深山中穿行的队伍停了下来,前哨领来了几个猎人打扮的山民。
追上了,不出预料,周家商队半个时辰之前刚刚经过,朝着古长城的方向去了。
庞大的商队有几百匹马,有驮马也有战马,近百名护卫,押送的应该是老参,皮子之类轻便又昂贵的山货。
狂喜的马城摆手下令,手下各队民兵加快速度,在山民的带领下绕路埋伏。
一个个身背长弓的矫健人影,手脚并用的翻过山岭,静谧的深山里突然变的肃杀起来。
暴躁的丁文朝也有些按捺不住,主动请命。
马城把一半亲兵,五十把硬弩交给了他,丁文朝放肆一笑带着人,很快消失在深山密林之中。
马城则带着亲兵坠在后面,隐隐有一点大将之风了。
所谓望山跑死马,这一绕就绕了几个时辰,大队才绕到了一处险要的峡谷,在峡谷两侧埋伏了下来。
这处无名峡谷两侧的山峰虽然不高,却很险要,也是进出哈达岭的必经之路。
马城洞悉了对手的位置,动向,率领的又是熟悉地形的民兵,轻易便将这处无名峡谷变成了绝对。
五百民兵以队为单位,分守在峡谷两侧,在老兵和长官的安抚下,新兵也表现的十分出彩,从高处远远看过去,峡谷两侧一片静谧,五百余人始终保持着安静,表现出了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马国忠手搭凉棚看了一阵,仍忍不住小声赞叹:“少爷这练兵之法,着实了得,这些小子进堡才几天呐。”
马城心中有些好笑,榜样的力量的是无穷的,这可是后世检验过的真理,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道理了。
老兵带新兵,可是后世练兵的不二法门。
夕阳西下,马城耳朵动了一下,隐约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一刻钟后,一队牵马而行的骑兵进入视线。
马城身边,蹲伏在地的亲兵们眼睛瞬间红了,认出了这队二十余名骑兵,就是当日强攻广顺关的那些重装甲兵。
马城眼睛也眯了起来,眯着的眼睛里有寒芒闪过。
这二十余名骑兵显然是百战精锐,牵马谨慎的走在狭窄的山谷中,走走停停始终保持着绝对的警惕,稍有风吹草动随时都能翻身上马。长途跋涉,这些人自然不会披甲,那种令马城印象深刻的山文重甲,都驮在西藏健马的背上。
马城心知这些百战精兵,都是周家用银子喂饱了的,绝不能留。
人不能留,却对那些高大的藏马垂涎三尺,这样优良的战马在整个开原,可也是不多见的。
下令把这些骑兵放了过去,留给前面的丁文朝应付。
百步开外,嘈杂的马蹄声中,一支商队缓缓前行,数百匹驮马,战马拉成长长的一列纵队,其中的护卫比刚才那队骑兵逊色多了,多是护院,武师之流的短衣打扮,马队中还有几顶小轿,抬的应是重要人物了。
狭窄的山谷很快被马匹铺满,突然一声凄厉的竹哨响起。
两侧山上五十步外,大批手持长弓的民兵长身而起,随即箭如雨下,惨叫声起,整支马队瞬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