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火中生莲(2/3)
封遗书都办不到。奶奶哭了很久,她没怪儿媳妇。活着遭罪,还会拖累身边人,来生说不定能换个好人家养活。奶奶就是心疼,自己一手带大的儿子就这么没了,刚刚有点盼头的儿媳妇也没了。
生活像是转了个圈重新来过,只是这一次老伴变成了大孙子,傻儿子办成了傻孙女。
村里曾经来过两个和尚师傅,家家户户都去问问讨个心安。奶奶也去问过,师傅说命都是定数,是缘就不会散,是劫就逃不掉,前世今生都是因果。
奶奶觉得有道理,当初不舍得傻儿子走,注定了现在把傻孙女养大。
六十多岁的老人,被从生活了四十年的房子里赶出来,带着两个没长大的孩子,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没有收入,奶奶又不愿意乞讨度日,最开始是在小镇给人搞卫生,可带着两个孩子谁家愿意长用。奶奶年纪也一点点大起来,越来越少人家愿意找她去。
没有工作那就捡瓶子卖,易拉罐、塑料瓶、废报纸、纸板箱,看见什么就捡什么,有时候还能在垃圾桶里找到只有身份证的皮夹子。
塑料瓶是每天最多的,三个能卖一毛,小镇上走两趟也有四五十个能捡。
易拉罐更加值钱一些,两个就能卖一毛,遇上厚壳的椰汁罐一个就抵得上三个塑料瓶。只是那时候喝饮料的人并不多,小镇上也就那么些孩子,每天能找到几个就不错了。
纸板箱和废报纸价格高些,报纸称斤卖五毛一斤,纸板也能有三毛一斤。好在小镇工厂不少,单位里上班的大多都有订报,不少小年轻不喜欢看报,报箱塞满了就扔在外边,奶奶倒也能靠这点微薄的收入养活孙儿。
奶奶没有走过菜市场的正门,只有等到傍晚才去后巷守着,别人不要的破菜烂叶都捡回来,冲洗干净都是一碗碗的好菜。早上的菜是最贵的,奶奶甚至不敢问价,晚上收摊才最便宜些,有时候还能搭上些送的蔬果。吃不上大鱼大肉,却也把孙女一点一点养大。
关健从小都只吃两顿,早上奶奶捡完瓶子回来,最先做些面糊喂妹妹,等妹妹吃饱了才和他一起吃早饭。关健很小就能一个人吃饭,他看着奶奶一点点老去,不舍得那双什么都要捡的手再喂自己。
在关健的印象里,奶奶永远穿的干干净净,残旧的小房子也是清清爽爽。不管是自己还是妹妹,衣服天天都换洗,奶奶洗衣服的背影如同雕刻一样印在了关健的脑海中。他爱干净,即便日子再苦再难,妹妹的衣服是他一定要换洗的。
他们住的地方是个违章的临时隔间,两间平房的主人连同中间过道,占用了小路临时弄出来的一间屋子。奶奶没什么钱,每个月一百五的租金还是说了好久房东才勉强答应下来的。一共就十平米,做菜、吃饭、睡觉都在这十平米里头。
关健也和奶奶一起去捡过瓶子,但七岁那年因为劳什子义务教育,小关健不得不去念书,留下奶奶一个人满小镇游荡。
奶奶说要念书,家里没有一个识字的人。念好书以后才不会过穷日子,念好书妹妹才能有依靠。小关健不太明白,但听奶奶的总不会错。
学校的生活对小关健打击很、校服,中午吃饭要午餐费,课外兴趣班要交补习费,遇上个春游秋游更花钱。说是义务教育,哪有真免费的好事。
自从小关健上学开始,奶奶外出的时间越来越长,背也越来越弯。
并不是大多数人都会给可怜者以同情的,冷漠和残酷才是小镇的现状。没爹没妈的、乞婆的小孩、小乞丐、死穷鬼......一个个难听的字眼深深扎进小关健的心里。没有人愿意做他同桌,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甚至连老师的眼神都是悲哀的。
小关健的衣服都是奶奶捡来了,布料不差,自己缝缝补补很是暖和。可穿在学校里就成了异类,尤其是那个必须穿校服的年代,几乎所有孩子都笑话过小关健身上的垃圾。
关健没有和奶奶提过,学校的事情都成了埋在心底的秘密。耻笑、不屑、怜悯、恐惧......这是小关健对学校的全部印象。挨了打没有告诉奶奶,没饭吃也从来不说,别的小朋友都是一人一份的营养午餐,小关健只能趴在桌上装睡。
他不喜欢学校,学校不能改变命运。
好几次,逃学去游戏厅,他听班里的人游戏机说打得好能赢钱,他不想让奶奶没日没夜操劳。这件事被老师抓到,告到了奶奶那里,奶奶生平第一次揍了孙子。
小关健至今还记得奶奶当时的话:我们可以穷,但不能没出息,人不能活不出个精神来。
小关健忍着疼没有叫唤一句,至此再也没有逃过课。
拉扯完傻儿子拉扯孙子,孙子上学继续拉扯孙女。小关健念初三的那年,已经七十奶奶终于干不动了,一辈子都花在了儿孙身上,奶奶没有遗憾却担心孙儿们的未来。小关健始终不敢忘记奶奶走前说得那些话。
“我到了该走的年纪了。对你爷爷,对你爸,对你们兄妹都不愧疚。奶奶管不了你一辈子,以后长大成家都看不见了。奶奶只希望你们平平安安,本本分分,活出个人样来。妹妹还小,你要好好看着妹妹,奶奶会在天上看着你们的。”
十六岁那年,关健退学了。带着十二岁的妹妹,开始了一样捡瓶子的生活。禁止童工对别的孩子或许是保护,可对连户口都没有的关健却是煎熬。接过奶奶的担子,男孩抱着妹妹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