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借兵增援,三问解惑 下(1/2)
“王大人怒火?”
“陛下怒火?”
“诸多世家怒火?”
“天下百姓怒火?”
西川天汉营四大至高统帅嚼着景升抛出的大义拷问,脸色不断变化,心里矛盾。
特别是大统领,他更是把双目一眨不眨放在了景升的怀间。
准确的说,应该是把目光放在了景升怀里的那件五爪金龙玉佩印信上。
他蒙受皇恩多年,统领天汉营所有将士,隐伏西川蛮荒,等待时日一飞冲天,助天子夺回九州。
眼下王莽将天子玉佩印信拿来,借天子名义发号施令,他不想拒绝,但又不甘心。
因为他知道,一旦答应了这事,那么助刘欣兴复皇族、夺回九州统御大权彻底无望,隐藏实力将尽显人间。
然而,他又想着,若是不答应的话,那自己岂不是把天子拖下了水,让天子置万民于水火而不顾?这也并非他所愿。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他现在却都想要。一面想驰援边关,替天子夺取战功,增添天子威严,一面又不想暴露根基,不愿将刘欣多年苦工毁于一旦。
景升见到他们久久不答话,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我俩就此告辞。”
说完,他果真不再多言,和韩立齐齐转身,并肩朝着帐外走去。
这时,大统领急忙喝道:“且慢”
“什么?”韩立紧握佩剑,转过身子,冷声道:“大统领,莫非你还想留下我二人?你有这个胆量吗?”
“不,韩将军不要误会,我岂敢对两位有歹念?”大统领赔笑起来,“我只是想问问两位,此事八王爷可否知晓?”
“八王爷?”韩立冷道:“王大人所筹划的大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这世上可不乏举一反三之人,要是让那些人得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消息,必定可以窥视出全盘。
还有,王大人之所以离开辽宁前来皇都主持国事,这可是八王爷奉陛下圣旨,亲自派人去请的。因此我家大人要办理什么事,自然只需和陛下商议就行,哪里还要和八王爷合计?大统领,我知道这个天汉营是八王爷最先一手组建的,但是你要搞清楚,八王爷效忠的是谁。”
“韩将军,事已至此,你还何须和他们言语?我们稍后只管和南疆候一起回去向王大人复命,王大人可是绝对不容许再有人把持军权,瓜分天下。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拿什么来承受王大人的亲征怒火。”景升道。
“你所言甚是,我的确不该和他们多说这些。”韩立轻笑一声,重新转过头,抬起脚步朝帐外走去。
“且留步,且留步,两位将军且留步!”大统领苦笑道:“两位真是好生性急啊,我也没说不去边关驰援啊。此等大事,我稍微多想一会儿,多考虑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嘛,两位何必如此急躁?难不成以王大人之英明神武,还真得靠这么一小半会儿才能取得胜利?”
左都统将军、右都统将军、临渊候三人看到大统领改口,表示愿意听从号令的意思,他们也都急忙开口道:“大统领说的不错。韩将军、景将军,你们不要性急嘛,我们这不正在考虑么。想必你们也都知道,大军调动,许多问题都要进行考量谋划,不能贸然行动,要不然岂不是成了一群庸兵?”
“韩将军,那南疆候和我们四人是一陨俱陨,一荣俱荣。现在他已经去调遣兵马,答应去驰援边关了,那我们岂有视而不见之理?刚刚我们所考虑的,也只是想着如何才能更好配合王大人取得战功胜利罢了,并无他意。”左都统说道。
“不错,不错,我们刚刚也都是在考虑这些问题。”
“哦?”
景升两人再次停下脚步,转过身子,一字一顿道:“诚如你们所言,现在你们可考虑好了?可否愿意听从王大人号令,调遣兵马,急速驰援边关?四位可要知道,从我俩来到这个大帐那一刻算起,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不少了。”
“这我们知道!”大统领点头道:“我已经考虑好了,愿意尊陛下圣谕,听从王大人号令,出兵甘肃,驰援边关,抗击匈奴。”
“好,大统领果然够爽快。”景升笑道:“大统领,刚刚你有句话说错了。我们这不是去抗击匈奴,我们而是去剿灭匈奴,扫灭诸国蛮夷,永镇边关,重新建设九州之繁华与安宁。”
“景将军所言甚是,刚刚倒是我格局太小,不曾领略王大人之盖世壮志豪情。”
大统领答应了出兵之事后,他整个人也好似得到了解放,放下了心中顾忌,开始变得豪情起来,雄心勃勃。
他乃军人,军人素来比文人直爽豁达,更喜冲锋陷阵,杀敌立功。
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了政客文人那种柔,有的全是军人的刚。
他也曾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和匈奴痛快厮杀一场,他也曾希望自己可以打一场浩大无比的大仗,过一把真正军人的瘾。
但是,自汉武帝以后,大汉再也没打过几场真正的大规模战役,军人的军心消极了下来,懒散了下来,铁血得不到释放。
再加上大统领他心系刘欣之事,更不敢展开手脚做出大动作,只能隐伏一地,慢慢经营图谋。如此一来,他的那股军人争强斗狠的思想心理更是难以释放,觉得有些憋屈难受。
现在,他不需要顾忌了,不需要隐伏了,不需要把内心的铁血压制了,他得到了解脱,开始返回自我,做一个真正的大统领。
“韩将军、景将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