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告大秦子民书(1/2)
黄河南岸的大道上,幽暗漫长的峡谷,仿佛从大山之中开出了一个抽屉,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函谷险道。
因其纵深有如一个长长的匣子,时人称其为函谷。
函谷险道地处黄河骤然折成东西流向后的南岸,东起崤山,中间穿过夸父逐日大渴而死的桃林高地。
西至潼水渡口,莽莽苍苍长一百余里。峡谷两岸高峰绝谷,峻拔迂回,一条大道在谷底蜿蜒曲折,是崤山以东通往关中的唯一通道,号称函谷天险。
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若是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足霸矣!
这便是函谷关!
……
念头闪烁,范增沉默了片刻:“少将军,西周时期,函谷本无关隘。周平王从镐京东迁洛阳之后,将原来是周室王畿之地的渭水平川全部封给了秦部族。”
“秦成为诸侯国后,天下进入动荡不宁的春秋时代。为了防止山东诸侯西侵,秦国在函谷天险的东口筑起了一座砖石城堡,顺着函谷的地名,便称了函谷关。”
“这座简陋的关城,却在兵戎相向的数百年间大大起了作用,山东诸侯的隆隆战车总是无法逾越这道狭长险峻的山谷。”
“随着秦穆公称霸,秦国扩张,函谷关便也闻名天下。”
……
“亚父,函谷关再如何天下第一,只是此刻它辉煌不再,只是一个苟延残喘帝国的门户,我大军数十万必能一战而下!”
项羽听得出范增的忌惮,但是他不这样认为,自暴君嬴政统一天下,函谷关位于秦国腹地,作用不大。
昔日天下第一关的辉煌,早已经不再!
于是项羽打断了范增,他要的是破关之策,而不是听范增讲函谷关的由来,一时间,项羽心中生出了不耐。
……
“上将军,英布求见!”
项羽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骤然开口:“进来!”
“诺。”
这个时候,英布大步而来:“禀上将军,这一战,诸侯联军阵亡十一万,全歼二十万刑徒军。”
眉头皱了皱,项羽挥手:“传令三军,就地休整三日,大军拔营而出,兵向函谷关!”
“诺。”
……
此时此刻,新安战场上的黑色营地彻底的消失了,只留下随山塬起伏的各色旌旗与营帐。
号角悠扬,战马萧萧,楚军与诸侯联军恢复了整肃状态,在这个时候,项羽下令大军就地休整三日。
……
然则,在项羽大军到达绳池的时候,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的消息风暴般席卷天下,天下无不惊恐变色。
骤然之间,山东列国以及关中大秦的脊梁骨都发凉了!
……
时光虽然只有半月,项羽之威,威震天下,军驻绳池,大秦朝野动荡,天下诸侯张目,此刻,联军怀一鼓而下之心。
虽然只有三十万大军,却有泰山压顶之势!
……
“陛下,黑冰台传来消息,项羽于新安坑杀二十万刑徒军,少府章邯力战身亡,司马欣,董翳战死。”
……
这番话透彻犀利,胡亥顿时悚然一身冷汗,整个人脸色变得狰狞:“喜,以朕的名义颁布诏书,布告大秦子民,将项羽新安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消息,传遍关中。”
“同时颁布诏书: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如今大秦危在旦夕,贼寇必然会剑指函谷关,意图亡秦!”
“如今大秦处于劣势,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老秦人的生命,以求帝国生存。”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就绝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代价。”
“大秦帝国子民都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至,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贼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
“今少府章邯投降,二十万大军在新安尽数被项羽坑杀,若是不反抗,你们就要变成刑徒军第二!今日的咸阳,将会变成昔日的新安!”
“如今项羽剑指函谷关,率三十万诸侯联军伐秦,朕在此以大秦二世皇帝的名义向关中颁布诏书: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贼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陛下,你这是要举国血战?”
……
喜心中大震,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看着胡亥的目光中,充斥着惊骇。
举国血战!
一旦爆发,老秦人恐怕将会彻底的死在战场上,从此成为一抹历史。
……
“大秦帝国危如累卵,身为老秦人就应该为了大秦帝国踏上战场,虽百死而不悔,只要需要,朕一样可以死!”
……
“是。”
……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安杀降,不仅关中群情激荡,与此同时,老秦人对关东贼寇的恨意,达到了极点。
……
武关。
……
“沛公,项羽在新安坑杀二十万刑徒军,章邯战死,司马欣被杀,诸侯联军阵亡十一万。”
“与此同时,秦二世颁布告大秦子民书,宣布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萧何的话,让大厅中的众人脸色狂变,张良忍不住:“项羽坑杀二十万刑徒军,必然激怒关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