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 屠城和辩论(1/2)
这一夜的平静让洪涛自己都有点害怕了,不管城主府里还是南门外,任何规模的反抗都没出现。为此他半夜爬起来三次让八嘎去守城的士兵那里询问,生怕有变故。
“把南门打开,让他们都来岸边集合。城主府里的人也一样,反抗者就地击杀。”吃早饭的时候洪涛还有点心虚呢,都不敢再去城墙上看热闹了,就缩在大营里里等着。
城主府那边没传来太多枪炮声,很快一队队俘虏也汇集到了河边。王五十六带着民兵好一顿数,到了午饭时分才算把这座城彻底清空。俘虏总数也点清了,二千五百人一个方阵,十九个方阵富裕三百多人。
下一步就是审讯甄别工作,这玩意比打仗还费劲,从午饭后溜溜问到第二天上午,才算有了大致的脉络。
城里的守军只有一万五千人,城主姓嵬名,是嵬名保役的堂弟,娶的媳妇是梁乙埋的同族,标标准准的西夏皇族一脉。
援军来自兴庆府和西平府,总数四万,两位统军正将全战死了,很可能是在城墙上被狙击手打死的。手下将官也损失惨重,除了被打死的就是下河游走的,是死是活没人清楚。
扒拉来扒拉去,援军中只有西平府的两位佐将最大。他们倆是真不会水,只能束手待毙。而且他们还不是战将,职位叫察军,有点像宋朝的监军。
“把他们俩留下,剩下的凡十将以上职务皆处死。带着刚入伍的新兵去监斩,由俘虏自己互相检举揭发,自己动手。刑场就设在河边,砍下来的人头绑到木头上顺流放下去。”
洪涛觉得守将没啥用,啥皇族不皇族的,提供不了多少情报,这两个来自西平府的援军将领倒是可以当当带路党。
俘虏大部分肯定押回甘凉路和四川路当奴隶卖掉,但就这么走还不成,先得让他们染上同族的血才保险。
这是一笔还不清的账,能让人不愿意回忆过去,不回忆过去那就只能往前看,换个地方生活说不定更合适。
杀掉当官的只是怕路上有人串联反抗,大家手上都染着同族的血,又没有德高望重之人了,危险会小很多。
这场屠杀整整进行了一整天,河边哭声震天,很多邻居、亲戚都要揭发别人才能活命,甚至得拿起屠刀亲手结果了好友的性命。
有些人真下不去手,跳河的、自杀的、哭嚎着求饶的比比皆是,但都被新军的老兵逼着新兵给刺死在当场。
慢慢的这样的人就越来越少,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屈服,就像洪涛所说的,脊梁骨被打断之后就永远都硬不起来了。
应理城之战实际上只打了一天半,可后续工作足足弄了五天,光是找布料弄绳子绑人就耗费了一天多时间。四万多人啊,不这么折腾,靠三千多民兵真没法押送这么远距离。
即便如此洪涛还是不放心,最终派萧兀纳再带上三千新军压阵,正好回到凉州看看苗魁的弹药送上来没有,顺便一起带回来。
这么多俘虏也不能只在甘凉路售卖,还得让苗魁带走一些。四川的工坊更多,更需要劳动力。还能刺激刺激那里的商人,让他们见识见识奴隶的好处,为将来更多的奴隶培养一些销路。
新军也没有马上东征,洪涛决定留在应理等待另一批援军。从应理到兴庆府三百五十多里路,完全在补给距离,他打算把应理城当做一个补给站,不光是新军的,还有齐王的兰州禁军。
没错,此时就该齐王出马了,攻打兴庆府灭掉西夏应该是赵佣的功劳,自己只是他的手下将领。
不管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对外名义上必须如此。这么大功劳扔到自己脑袋上是个祸害,谁也背不动,只有放在赵佣头上才有可能变成闪闪发光的皇冠。
另外洪涛还得防着大宋皇帝铤而走险,万一他真狗急跳墙,自己只带着够两三次大规模战斗的弹药很不踏实。现在时间对自己有利,不怕慢只求稳,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只要不失误就谁也没辙。
凉王和齐王举兵攻夏,一战克应理,屠城坑杀十万俘虏!
这则消息又是四川日报率先登出的,原本今年夏末就有些闷热,此文一出,顿时就像在滚油中浇了一瓢凉水,结果就是两个字,沸腾!
大败西夏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收复幽州也差不多十年了,近十年的和平时期让大宋得以修生养息,却无法满足百姓的八卦之心,喜欢热闹是宋人骨子里带的基因。
初夏的时候刚知道西夏人大举南侵,原以为战事又起势必劳民伤财、糜烂千里,事实好像也是这么发展的。齐王亲率大军北上,结果损兵折将退守兰州。
不承想没多久战局就急转直下,先是齐王和凉王里应外合破了西夏人的围攻,听说还伤了对方皇帝。一个多月之后,西夏人的大门又被齐王和凉王一脚踹开,眼看二三个月前还气势汹汹的西夏人就要家园不保了,解气啊!
朝野上下这次的口径比较统一,没人再提什么以德服人的话,一致认为西夏是头喂不熟的白眼狼,不配以圣人教化之,必须严惩!
同时齐王赵佣的名字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报纸上,并为大众所熟知。报纸也是体贴,生怕大家不太了解这位年轻的亲王,干脆单独加刊一期。
至此百姓们才想起来,这位王爷不简单,当年跟着凉王上过战场,析津府一战就是他和苗将军突破辽军,这才有了里应外合追着辽皇一路掩杀的后话,只是这位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