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114章 人生无处不相逢(1/2)
好一阵后,马汉山才出来,满脸的无奈。
“怎么了,马哥,吃豁皮(白食)的?”
沙正阳也知道像马汉商这些人既然能把这雁归楼开出这么大阵仗,肯定也是还是有些背景,起码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应该不会怕才对,但现在看来他也是有些头疼的模样。
“真要是吃一两顿豁皮那倒是简单了,这帮小崽子,仗着自己家里有点儿背景,强拿硬要,我也就这点儿小本钱,……,算了,不说了。”
马汉山不愿意多说,沙正阳和对方交情也还没有达到那一步,也就不好深问,但感觉得到这帮小崽子大概也不仅仅是一帮操社会的技校生那么简单。
沙正阳又和马汉山谈了谈酒的问题,马汉山也很爽快的答应先接几十件酒过来,精品东方红和陈酿东方红各二十件试一试。
沙正阳也还是坚持试水期间货卖完再结账,这也让马汉山很意外。
在沙正阳看来,占这点儿小便宜没太大意义。
东方红要想真正站稳脚跟,还是得靠自己的品质说话,当然宣传广告要跟上。
等到东方红真的好卖了,名头也打出去了,这种主客关系自然就会易转。
雁归楼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这里虽然客人档次不算高,规模也不算太大,但是这里人气旺,客流量密,流水多,辐射效应大。
如果东方红能在这里好销,口碑也能迅速传开,有利于东方红在中低档次的酒楼和大排档这一类的饭馆里站稳脚跟。
沙正阳没有指望陈酿东方红这种已经接近于中高端的酒能一下子打开市场,因为这种酒的消费者需要一个品牌认知,然后才是认可。
而品牌认知来源于什么?除了酒本身品质外,在这个时代更多的是酒的品位和广告宣传效应,在长沙演唱会那边没打响之前,这一步肯定还会很艰难,只能慢慢来。
而精品东方红这种中低端酒则可以通过这些酒楼慢慢来培养和吸引消费者。
因为这一类消费者虽然也要看品牌,但是更注重实惠。
当他们觉得这酒味道不错,价格适中,划算的话,那么就会迅速认可,当然如果你能在宣传广告上跟进的话,效果会更佳。
回到二楼上,这边已经酒过三巡,沙正阳也迅速加入了战团。
经过了这一战,许铁和于峥嵘都荣立了三等功,但对许铁来说,很显然这个三等功的价值和意义更大。
刑警队队长尤金亮很有可能要担任副局长,而刑警队教导员年龄偏大,且身体不佳,所以自动退出了刑警队长这一职位的竞争。
而能和许铁竞争的只有另外一名副队长和东城派出所的所长。
这一次许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一举击毙在重大逃持枪杀人逃犯,荣立三等功,而且《汉都日报》和汉都电视台都报道了这一新闻,大大的为许铁加了分。
就连市局政治部与县委都专门就此事进行了研究,可以说通过这一役,许铁已经占据了战略制高点,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这个刑警队长基本上是他的了。
沙正阳自诩酒量不凡,但面对几个刑警队的高手,还是不敢放肆,只能稳扎稳打。
好在气氛上来了,大家也放得比较开,这酒也就下得快。
屏风的隔音效果肯定不好,周围三桌很快有两桌就有了客人,只剩下一桌还是空的。
不过好在都是各吃各的,大家也都不是那种喝了几口酒就不知道首尾的人,说话也都能收敛着,说些单位上的逸闻趣事,倒也兴致高昂。
“怎么会选这这家饭馆?”一个有些突兀的声音从楼梯处传来,典型的北方口音,除了两大厂的人,银台这种说北方话的人并不多。
“钟厂长,你不晓得,这家雁归楼的烧鸭子和烧鳝鱼特别好吃,凉拌白肉味道也很独到,厂里不少人都在这里吃过,都交口称赞,我也是小朱带我来过这里吃了一回,味道真的不摆了。”
一个本省但不是本地口音的声音接了上来。
“是啊,钟厂长,我来过几回,都是和朋友一块儿来的,味道真不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沙正阳耳中,让他立时有一种遭遇敌人的不舒服感觉。
“小朱,你也不是汉川本地人吧?怎么,也习惯了这边的口味?”
那个被叫做钟厂长的中年男声似乎在四下打量环境。
“这堂子太小气了,不过这是做特色菜式的,也将就了,大家坐起吧。今天小朱才从沪江出差回来,我说替他接个风,他也辛苦了,顺便喊你们财务上的几个一起吃饭,没想到老谭先给我打了电话,说要吃饭,推荐了这里。”
看见沙正阳竖起了耳朵,似乎是在偷听隔壁新来那一桌人的说话,于峥嵘和冯子材都有些好奇,好像沙正阳很少有这样失态的表现。
沙正阳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不过不怪他如此,那个小朱的声音是在太深刻了,没错,就是自己的“情敌”,那个叫朱澈的家伙。
但不仅仅如此,那个叫钟厂长的声音更让他熟悉,触动更深。
沙正阳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了。
人总要面对现实,既然白菱选择了离开,而且他自己也很清楚白菱为什么选择离开,他也不认为白菱那时候的选择有什么错,但之前他还是难以接受。
现在他自己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自己,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白菱内心所希望的那样,但沙正阳似乎反而对那个白菱有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