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凡子真神》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凡子真神 () >> 第十七章 战乱又起(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10392/

第十七章 战乱又起(一)(2/2)

情形……

因为,这等玄奥之事说出来,只怕众人未必肯信!

然而,他不说。别人又怎会知道当时倒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殿中众人,见司马云天将话说至此,显然有些吞吐不安。

毕竟,以司马云天平常的豪爽性子而言。他向来是有一说一,绝不隐晦曲折的。

但今日,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看来,这件事情一定不寻常了。

他们在静静地等着,等着……

直到,另一个人的声音响起:“大师兄,接下来的事,还是由我来说吧!当时,我们见到三师兄飞身进了那乱石岗中……突然之间,我们感觉到地面轰隆轰隆的巨响传出,接着那乱石岗里起了不可思议的异变:那些山石草木好像活了一般,巨石移位横挡错杂,四周浓雾渐起,乱石岗中黄沙迷漫,阴风阵阵……我们根本便无法进入那乱石岗中,当时我们二人实在是心惊不已,何曾见过如此怪异之事?那乱石岗诡异奇特,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最后,自然是三师兄遁去无踪……再后来,我与大师兄又在附近打探了许久,就连将军府也去查探过了。哪里还有三师兄的半个影子?我们在失望之余只能先行回来……”说这话的人,自然便是黄飞勇不假。

愕然。

惊奇。

写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沉默。

无语。

定格在宽敞的大殿中!

却又说,唐末懿宗时期,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用“国有九破”形容当时紧迫的局势:“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对唐朝末年天下苍生的生存态度,他还总结了“八苦”、“五去”。八苦为: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为:势力侵夺,一去也。奸吏隐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刘允章还说:“人有五去而无一归,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再加上官吏贪污枉法,使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申。他们的出路何在?

这便是,当时唐朝末年的现状。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官逼民反,内患外忧……本是常理之事。

然而,大唐自开创以来,已历经二百多年。其间开盛世先河,风雨飘摇在后;尤其是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国力便开始衰弱,先起内忧、再增外患。朝中贤良尽去、奸佞当道……唐朝后期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堂堂大好河山已是支离破碎、国内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实在是大势将去,齐叹江山易姓,改朝换代的日子不远矣。

后来,唐僖宗乾符(874~879年)初年,连岁凶荒,黄河以南尤其严重。时天旱多灾,百姓几乎户户欠收,朝中苛捐又重,百姓易子而食之人间惨剧,时皆有之。

长江两畔、黄河岸边,一时间白骨累累、哀鸿遍野,实在惨不忍睹。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初,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唐未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爆发了。

战事一起,天下震惊。

朝野上下,更是急忙调兵遣将企图镇压农民起义。无奈,朝中无将、遣兵不动……各藩镇及地方节度使更是各自为政,按兵不起,只求自保罢了。于是,农民起义军的声势逐渐浩大,还接连打了几个胜仗……

又道,唐王朝西南边陲的南诏国早就虎视眈眈,一见唐朝内部有变动。其国内主战派立即出来向南诏国王进谏,企图再次掀开二国战事。

恰在此时,唐朝公主萍兰正微访南诏国。听闻此事后,惊慌异常……果然,她立即收买了不少南诏国中主和派的大臣、武将再向国王劝谏。这时,南诏国内便出现了主战与主和两大阵容争锋不休的局面。

然而,南诏国近几十年来国力日隆。近世几代国王均有心逐鹿中原,扩疆拓土,今逢如此良机,又岂能轻易错与?


状态提示: 第十七章 战乱又起(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