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2/3)
原则,还是命令一个使者火速赶去襄阳,给守军送去自己的手令,命令襄阳守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出战,若是有人敢出城迎敌,一定会军法从事。拦江铁索、滚江龙、木寨浮城、造船练兵……他作出布置后,又开始专心于如何于江上封堵明军,这些措施全都用上。虽然他也知道象造船练兵这样的办法,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但不尽人事,如何听天命?
只是这安心的日子太少,急报又至,这回却是宜城的逃兵跑至钟祥才由钟祥官员发出的告急文书。襄阳总兵官杨喜已叛变投敌,带一部兵马假扮败兵,诈开城门,宜城失陷。
“只有短短的七天!”阿克苏看到报告后便大发雷霆。
根据时间推算,大概是他派往襄阳的使者刚走,贼军就到了宜城之下,并以诡计攻克宜城。打脸打得如此彻底,令他又恼又急。
形式变得愈发紧急,安陆府比襄阳府还要空虚得多,那里不要说缺少有战斗经验的兵将,就是没有战斗经验的军队也没有多少。他知道必须立刻发兵去安陆府的府城钟祥,如果明军侵入安陆府,那就会让整个湖北震动,朝廷上说不定也会问罪于他。
只是贼军攻城拔寨的推进速度简直赶上埋头行军了,或者说很多消息已经被义军所封锁屏蔽,自己的命令传到钟祥,会不会又成了马后炮空响?
不管怎么样,他必须马上发出命令,挽救安陆府,挽救钟祥。他一连串的命令发下去,命令黄州、德安两府的兵马立刻向武昌集中,命令荆州驻军增援钟祥,还越级下令安陆府各地的驻军不必再呆在原来防区,全体以最快速度赶赴府城汇合。
安陆府虽然空虚,但是每个县最少也都有一、二百士兵,在府内行军也能保证支援速度。这么一拼凑,他估计能有个五千多人。他还给钟祥的官员下令,府城紧急动员,准备大量木石、火油,征发百姓协助防守,不要想着出城反击。立刻把城门统统堵住。
送信的使者刚刚离开,他又再次追加命令,让各县出兵的同时,把库存的银两也都派人押送到府城。
既然各县的驻兵都被调空,已经失去了防御能力,这些东西就不如运去府城安全。贼军没有了诡计可施。顿于坚城之下,自然会重施故伎,四下掳掠。而且,府城有了银子,便可以激励士兵,并给百姓定下赏格,踊跃帮助守城,等到武昌的援军赶到。
形式如此紧急,敌人的情报又模糊不清。阿克苏为了以防万一。不等各地的军队集中武昌后再一起出发,而是先派出一部分武昌的绿营先乘船沿汉水而上,赶赴安陆府府城协助防守。
“贼人攻势如此凌厉,恐怕不全是凭的阴谋诡计。”阿克苏做完布置依旧不放心,拿着前后的几份报告仔细分析研究,“敌之水师与贼寇会合,估计是携带了大量物资;有水师扼江威慑,贼寇觉得防守无虞。方敢倾巢而出。嗯,没有五六万。也有三四万,否则怎有如此势大?”
他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分析,反倒眼前一亮,目光移到桌案上那本被翻得极为陈旧的《孙子兵法》上,一个妙计涌上了心头。
贼人巢穴空虚,而朝廷的大军不乘时而动。更待何时?这岂不正是“围魏救赵”之计。如果能乘虚攻破贼寇的东线防线,直捣其老巢,迫使贼寇携家带口进行战略转移,就算丢失了荆襄,在战略上也是一着胜棋。
荆襄虽富庶。却难为险要。而且地处三省夹击之中,河南、陕西、湖广大兵合围,剿灭贼寇岂不更易?
这么一想,他心中豁然开朗。又思虑良久,整理出一个反守为攻的计划,他立刻给提督发出命令,出动大军进攻西山,突破贼寇防线,直捣匪巢。命令发出,他意犹未尽,又预先起草奏章,言说贼寇被其诱至荆襄腹地,老巢被破,已成流寇,三省合击,剿灭只在旦夕之间。
将奏章放好,阿克苏捋着胡须自鸣得意,觉得此计若成,丢失荆襄也对朝廷有了交代,如此有气魄的战略转换,非古之名将难以施展。现在,他就只等好消息了。
义军轻取宜城,马不停蹄,又继续南下,兵锋直指钟祥。连续克复地池,装备物资有很大改善,更是搜集了不少船只,以水运输,速度更为快捷。
兵贵神速,这个兵家最普通的道理谁都懂。能够连续胜利,情报工作当居首功,清军无备、空虚,也是一个关键原因。趁着湖广清军未及调整,或者刚刚作出反应,能多捞点便多捞点,能多造些影响便多造些。
朱云杨在广东实行了的军管,但是并没有管得太宽,不像太祖那样,坐桌子哪边吃饭,甚至怎么动筷子都要管,朱云杨只是想要治下百姓习惯这种军事化管理,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能够将百姓的力量集合起来。
当然,他不会做得跟官府免费征调役丁一般,还得百姓自带干粮,而是由官府和军队统一发放工粮。、但凡是官府或者军队组织的劳动,人来就可以了,吃饭问题官府和军队出面解决,而且还得吃饱吃好。哪个要是在其中伸手,朱云杨不介意让他们,还有他们家族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军管对纪律和效率的要求极高,所以别看光复才一年时间,可广东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甚至比起开发完善的江南之地,都要来得完善。这时代的百姓和官府,怕是没见识过村村通道路,镇镇都有官道相连的交通状况吧,广东就在短短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