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战序幕(1/2)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九百九十四章大混战序幕"
得知兄长刘锡要先救援兰州和西安州时,刘急忙找到刘锡的中军帐大里,劝他先与诸路合兵,击破西夏军在渭州城下的主力。
刘认为,西夏军长于野战,不擅攻城。如果没有绝对优势兵力,西夏军很难攻陷楚军坚守的城池。
而西夏军的军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在两个方向同时强攻楚军的坚城。
因此,刘判断,西夏军对兰州和西安州方向发动的进攻应该是战略佯攻,其目的正是为了吸引楚军熙河路军马回援,以配合西夏军主帅李察哥攻取渭州,全取泾原路。
刘锡闻言,对刘说道“信叔,为兄心意已决,你不必再言。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兵者诡道也,敌军用兵,未必如你我所料。
且为兄身为熙河路经略使,守土有责,必须首先确保熙河路各州、军的安全。”
刘为之一滞,又急忙说道“兄长,若小弟的猜想不差,西夏军不仅佯攻我熙河路边城,只恐亦安排了兵马进攻欢庆路与延路。
若各路兵马皆各自保守,弃渭州城于不顾,则情势危也
倘若泾原路有失,朝廷怪罪下来,兄长亦难辞其咎。
兄长,若大军无法东进,小弟愿领一军去解渭州之围,亦为兄长分忧,望兄长成全”
刘锡听了刘之言,沉吟片刻,上前拉住刘的手说道“信叔,我与你三千步卒,两千弓手,前往渭州助阵。
如今两军形势不明,此去山高路险,你须得多加小心
切记,当战则战,当退则退,不可贪功误了自己与部下的性命”
“小弟领命兄长,小弟一定得胜而还,不辱父兄之威名”刘兴奋地接过了将令,告辞而去。
刘锡看着刘远去的背影,不由得长叹一声。
尽管熙河路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但刘锡还是从自己军中调集了三千熟悉山地作战的精锐交给了兄弟刘,让他全权指挥。
至于那两千弓箭手,则由刘在自己招募的番人弓箭手中挑选。
刘点"
点选好五千人马,立即离开熙州,向东而去。
刘走后,刘锡也拔营起寨,杀气腾腾冲向了兰州。
刘领兵走出里地之后,与身边的马扩相视而笑,口中说道“哥哥,你我是否依计而行”
马扩点了点头。
于是,在刘的指挥下,五千人马改道向东北方行军,消失在群山之中。
在刘奉命增援渭州时,果然如他所料,西夏军对环庆路和延路同时发起了进攻。
环庆路位于永兴军路的西北方向,西接泾原路,统领着庆州、环州、州、宁州和定边军,是永兴军路北方的两个屏障之一。
率军攻打环庆路的西夏军将领,乃是大名鼎鼎的夏州都统李合达。
得知李合达领兵来犯,环庆路经略使王似吓得领兵固守,不敢出城一战。
能够吓得敌将不敢出阵,夏州都统李合达究竟是何许人
此人原名叫萧合达,本是辽国奚人贵族。
西夏国主李乾顺在辽国的扶持下亲政,于是进入了西夏与辽国的蜜月期。
李乾顺为进一步巩固与辽国的关系,遂向天祚帝耶律延禧请婚。
天祚帝耶律延禧就把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下嫁给了李乾顺。
这萧合达就是护送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到西夏国的。
也就是说,萧合达是成安公主的侍臣,他跟着成安公主来到西夏国,成为了西夏国国主李乾顺的手下。
萧合达此人口才甚好,而且骁勇善战,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
萧合达初到西夏时,国主李乾顺就很看重他,授他做文思使。
后来萧合达在对宋作战中屡立战功,升官为副都统,还被乾顺赐姓国姓。
从此,辽国将领萧合达就成了西夏国将领李合达。
宋、夏统安城之战时,西夏军虽然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又有名将李察哥指挥,但由于刘法实在太猛,西夏军将领中谁也不敢担当正面抵挡刘法的重任。
这个时候李合达站了了出来,自告奋勇去与刘法部正面交锋。
两军交战后,战况激烈,杀得地上血流成河。
李合达身先士卒,率部死战,最终击溃了宋军。
之后,李合达又率数百敢死之士追击落荒而逃的刘法,最终在盖朱得到了宋将刘法的首级。
西夏猛将李合达的进攻,让环庆路诸将无暇顾及渭州城之战了。
延路经略使王倚与其他邻居们一样,也面临着西夏军入侵的危机。
延路位于永兴军路的北边,与西夏国隔着横山相邻,其治所在延安府。
延安府与渭州城是宋朝与西夏国交战的两个重要城池,当年分别由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和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镇守。
然而,因为西军精锐都被亡宋调到河北、河东等地战死了,延路剩下的兵马已大不如前。
在面临西夏军主将悟儿思齐的挑战时,延路经略使王倚及麾下诸将都不敢出城与西夏军决战。
本章节
于是,环庆路、延路都被西夏军拖住脚步,无法派出兵马增援渭州。
此时,唯有秦凤路没有西夏军的威胁,可以全力救援渭州。
唇亡齿寒,位于秦凤路北边的泾原路落入西夏军之手后,秦凤路就暴露在西夏军的马蹄之下。
为此,秦凤路经略使赵点统领着秦凤路的所有精锐部队,向北逼近了渭州城。
翻过大陇山,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