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民意(1/2)
正当室内的气氛达到最紧张的时候,一个捕快急匆匆的进来禀报。
“禀报县丞官人,梅应元梅老先生与一众士绅百姓在衙门外求见。”
赵县丞沉声问道:“何事求见?”
“禀报官人说是为了闻华书院的事情。”
赵县丞沉吟了一下看向另二位县官问道:“苏县尉和王主簿你们二位的意见如何?”
“既然士绅百姓们想旁听一下也无不可。”苏县尉淡淡的回答道。
现在室内的气氛极度诡异,这对质还没有进行半个时辰呢,颜神县的士子们就被闻起航扣上了要谋反的帽子。
这要是再进行下去,万一造反的帽子被坐实了,自己这些父母官面子上也不好看。
尤其是王主簿眼看自己支持的士子们已经支撑不下去了,现在有个打断的机会重整旗鼓,正求之不得呢。
王主簿缓缓开口说道:“士绅们的意见也是要听一下的,请他们进来共同参与一下也好。”
总体来说,现在闻起航在颜神县的名声并不太好,那些士绅们十有八九不会站在闻起航那边,现在喊他们进来旁听,也算是增加士子们的奥援。
“既然如此,就请梅老先生和士绅百姓的代表们进来吧。”赵县丞开口道。
赵县丞话音还没有落地,梅老头就已经领着几个掌柜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梅应元拜见三位官人。”梅老头拱手施礼。
“梅老先生多礼了,来人,看座。”赵县丞看到闯进来的梅老头,赶紧起身迎接。
“梅老先生,快快请坐。”王主簿和苏县尉也赶紧起身迎接。
“不敢,三位官人当堂,那里有梅某的座位。”梅老头脸色不愉的说道。
三位官人面面相觑,这梅老头今天是吃了春风散了,这么兴奋。
不管三位官人心里多么的不痛快,但谁让梅老头家里的七郎是青州府的通判,三位县官的顶头上司,现在就必须哄好了,要不一定没好果子吃。
“梅老先生可是有什么指教?”赵县丞问道。
“指教不敢,可你们抓我孙女怡琦是怎么回事?”梅老头嘴里喊着不敢,质问的口气却说的斩钉截铁。
三位官人当场就晕菜了,心里不停的破口大骂,这谁啊,谁办的差啊,怎么把梅老头的孙女都给抓了,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吗?
“梅老先生,您先别生气,这一定是误会。”赵县丞连忙保证。
梅老头脸色一寒:“误会?我孙女不过是在闻华书院教几天书,碍着那条王法了,说出来让梅某听听。”
梅老头这嚣张劲把三位官人气的五脏庙都要着火,三位官人在心中暗骂,这你家要不是有个通判,早把这该死的老头扔大牢里去了。
赵县丞连忙解释:“抓怡琦的事情是个误会,本官可以保证怡琦绝对没有触犯任何王法。”
梅老头深吸一口气说道:“你们这些父母官,很多的事情必须调查清楚,按照我大周律法严格办差,如今先皇故去,新皇登基,正是开创我大周惶惶伟业之时,全县士绅们为了家乡父老筹资建立闻华书院,就是为了更好的教化百姓,你们现在是在做什么,到处乱抓人,随意诬陷。如此上愧皇恩,下愧黎民,你们就是这样做亲民官的?”
闻起航在一边都听愣了,这梅老头说这官样文章可真是一套一套的。
“是,是,梅老先生说的是。”三位官人一个劲的口中称是,多谢梅老头教诲。
梅老头继续说道:“作为亲民官,你们应该多听听士绅百姓的说法,现在县衙外面来了很多的士绅百姓,他们的意见很统一,支持闻华书院继续办学。不要听风就是雨的做些违背民意的事情,这样对你们的官位和名声影响很不好。”
梅老头说完这一大段话,明显的体力有点不支,气喘的有点厉害。
“梅老先生高屋建瓴。”
“梅老先生见解高远。”
“梅老先生说的很有道理。”
三位官人赶紧表态。
梅老头平息了一下气息说道:“不需要你们恭维我,还是去听听乡亲们的心意在做定夺比较好。”
“是,是。”三位官人赶紧点头答应。
当一众人随着梅老头走到县衙门口的时候,只看见县衙外面站了几百个人,密密麻麻的,三位官人和一众士子们都是一愣。
百姓们见县官出来了,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反对关闭闻华书院。”
一众百姓立时跟着喊了起来。
“反对关闭闻华书院。”
“反对关闭闻华书院。”
“反对关闭闻华书院。”
“.......”
随着一声声的呐喊,声音越来越整齐和高亢,竟然隐约透出一股杀伐之气。
苏县尉带着衙役制止了几次,就都没有约束下来,在哪里急的满头大汗。
闻起航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百姓,这架势冲击县衙都够了,心中顿时对老赵家的安民本事敬佩的五体投地。
这老赵家是怎么做到的,只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就把百姓自汉唐延续下来的烈烈雄风消灭的干干净净,硬是从一群虎狼变成了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这不佩服都不行。
“这可怎么办才好啊,梅老先生您给拿个主意?”赵县丞带着苍白的脸色向梅老头请教,这要是百姓被忽悠冲击了县衙,自己别说当知县了,现在的乌纱帽都保不住。
“把闻三郎放出来。”梅老头气定神闲的一挥手。
跟在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