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书童生涯的开始(1/2)
“呼!这次的事情,真是辛苦你了。”
拿到了钱乙写的药方,苏轼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再次跟钱乙道谢。
“哎!你这话说地可就没有意思了,我都说过了是看在文老大人的面子上才过来的,跟你可是一点的关系都没有。”
面对着几次三番找自己麻烦的苏轼,钱乙自然是不会轻易给他好脸色。
“多说无益,这幅字请仲阳兄收下!”
没有计较钱乙的态度,苏轼转身从夫人的手中接过了一幅卷轴,然后递到了钱乙的面前。
“哦?是谁的字啊?”
钱乙也不是个喜欢计较的人,此时苏轼明显放低了姿态,他也就没有咄咄逼人的意思了。
从苏轼的手中接过了这幅字画,钱乙在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苏轼真的是拿了一幅前人名家的字画送给自己,那么这幅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下的。
真要说起来,苏轼与钱乙之间没有任何的恩怨,所有的事情不过是苏轼的一时意气罢了。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学士,门生可谓遍布天下,这样的人不管是学什么都自有一股傲气,因此对于钱乙多有不服气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说钱乙嘴上没说治疗高球有多么困难,但是就诊治的过程来看,苏轼也能明白自己跟人家的差距也不是几本医术能够比拟的,所谓术业有专攻,便是如此。这样一来,苏轼自然也就没有跟人家斗气的必要了,名满天下的学士只是傲气了一些,却不是个只会做意气之争的莽夫。
卷轴徐徐展开,一幅行书跃然纸上,赫然是妙手仁心四个大字。
钱乙虽然对书法没有过多的研究,但是仅凭着这扑面而来的浩然之气,不用继续看落款,钱乙就能断定这是苏轼亲笔手书。当然,落于纸上的墨迹未干,这是钱乙能够下结论的重要原因。
将这幅字缓缓卷起,钱乙的脸上显得凝重了很多,“子瞻,你这幅字……”
“是送给仲阳兄的!”苏轼情真意切,丝毫没有作为的意思,“我素知仲阳兄乃是高古之士,平常的财货定然是不会被仲阳兄放在心上的,而且我家中的情况也实在是有些……一卷轴,四个字,以表苏轼感激之情,还望仲阳兄不要推辞!”
“好说!好说!”
钱乙也知道苏轼的性子,更何况这是一幅情真意切的书法,拒绝的话,实在是没有任何的道理。
“仲阳兄,请!”
闲话已经说完,苏轼自然要开始送客,不是苏轼不知道待客之道,实在是他还要出门抓药,让钱乙带路的话可以省上不好的力气。
“好说!好说!”满脸笑容的钱乙卷好了这幅字,然后一边往外走一边闲聊着,“那个孩子不愧是子瞻你的血脉,仗义行侠,确实很不错。眉眼之间,却是能看出子瞻你的一些风采啊!”
钱乙不知道内情,苏轼也不好在这时候跟他解释,两个人就这样胡乱地对话,然后往门外走去。只留下了苏轼的两位夫人,王润之、王朝云。
目送着自家的官人离开,王润之的目光转移到了自己的好姐妹王朝云的身上,“我说妹妹,你看官人他也真是的,最近有什么事情都不跟我们明说了,你看这两个孩子……”
“姐姐拿主意便好,不用问我。”
王朝云一脸的冷漠,手中的佛珠转动,丝毫没有多说一个字的意思。
“可是这个家里……”
对于王朝云的冷漠,若是一般人的话可能立刻就翻脸了,可是王润之依旧是满脸的微笑。
“唉!”
不等王润之说完,王朝云已经长叹一声,摇着头转身离去了。
对王朝云的这一番举动,王润之却是一点的办法都没有。
整整五年了,自从王朝云所生的孩子夭折之后,王朝云的脸上就再也没有了笑容,几次看破红尘,若不是王润之竭力阻止,恐怕对王朝云日渐生厌的苏轼早就遂了王朝云的愿望了。可是这种事情,又哪里能说的明白?
王润之同为人母,自然能够理解王朝云心中的感受,可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游学在外,一个年纪不小了,就算是想要让他们来缓解王朝云心中的愁苦也是做不到的。虽然说自己堂姐所生的长子也已经有了孩子,靠着小孙子也可以缓解王朝云的忧愁,可是自从前几年在徐州相处过一段时间之后,苏迈就被调来调去,与家中的联系也就不那么频繁了。
很多时候,家中的事情都是王润之一手操办的,可是事情一旦涉及到了王润之,她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了。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情同姐妹,真要是说些狠话刺激王朝云,别说管不管用的,王润之做都做不到。
吩咐了下人各自去忙事情,王润之也回房看书去了。
等到苏轼回来,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倒不是苏轼在外面偷懒,实在是钱乙住的地方离着苏时候的家不算太近,送钱乙回去顺带抓药费了一些时间,而且回来的路上又碰上了刚刚从皇宫之中讲经回来,又聊了一会,因此时间上就耽误了不少。
熬药的事情自然不可能要苏轼亲力亲为,毕竟家中还是有仆人的,主人家把事情都干了,那还要仆人有什么用?
得到苏轼回来的消息,王润之早早地就放下了书册,来到了客厅之内等候。顺带着,连王朝云也给叫了过来。
坐在主位之上的苏轼热茶还没喝上一口,却是看见了满脸冷漠的王朝云,立刻就将茶杯扔在了桌子上。
看得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