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蒙毅谈(1/2)
去蒙府是扶苏自救深思过的,自商鞅变法之后,皇族权利被大幅削减。
不像汉朝诛灭诸吕一样,刘氏宗亲被分封各地,都有一定武装力量,有一定强制参与政治的条件。
各被分封出去的公子,可以自己招募私人军队,这样有其拱卫中央的优点,但是周王朝分封制的缺点在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中也演绎的淋漓尽致。
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开辟了中国官僚体制的开端。
县级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不再是诸侯内部任命,这样公子能参政的条件弱化很多,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了。
这也是原来历史上胡亥和赵高可以将秦始皇子嗣屠杀殆尽的原因。
始皇帝废除宗法制,诸皇子并无力量牵制胡亥赵高,被赵高钻了空子,政变成功。
扶苏去拜访的是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氏家族三代仕秦,献策定计,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蒙毅深受始皇帝信任,位居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是始皇帝及其重要的一位谋士。
蒙氏在政治利益上与扶苏是一致的,始皇帝有意留蒙恬为扶苏的丞相。
战国时秦国至秦朝,丞相并不像后世朝代一般,必须要文官担任,秦国比较喜欢轮职,一些文官会成为将军,一些将军也会被委任文职。
秦国商鞅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领兵迎击,两军相拒对峙,商鞅诈胜魏军;穰侯魏冉更是四次为相,攻城略地。
蒙恬不只是军事才能卓越,他还曾担任內史,也就相当于后世京兆伊。
扶苏蒙毅两人跪坐相对,扶苏入门前细细打量着这位被始皇帝无比信任的谋士。
虽然在原扶苏记忆中有印象,但是,这还是他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第一位秦国顶层官吏。
“公子,您,唉,您时不该在皇帝怒气正盛时直言相谏呀。”
蒙毅开口便对扶苏说了这句话。
扶苏苦笑了一下说到:“君上自一统六国,平百越,征匈奴之后,现在已经听不进去谏言,大秦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六国贵族无不想恢复旧国,这时,再重法绳之,我担心帝国生变。加上我的老师淳于越谏而被杀,君上坑杀坑杀儒生术士460余人,天下将会哗然而惊,六国余孽可能会煽动黔首而叛乱。”
“皇帝威震宇内,时常东巡以震宵小,无人敢起而反之。不过公子眼光深远,看局势透彻,实乃大秦之幸。”
蒙毅忍不住对扶苏赞到。
扶苏起身若无其意的看了看窗外与门边,回来重新跪坐与桌前,“蒙上卿,君上现在迷于仙丹,痴于长生,我恐皇帝会受身边人的谗言而不知,国家刚一统,事无巨细,君上都要批阅,身体恐怕吃不消,君上如若再次东巡,敢请蒙上卿寸步不离。”
蒙毅一惊,反问道,“皇子何意?”
扶苏顿一下,两人四目相对,扶苏心想总不能跟你说,始皇帝下次东巡将会重病而亡,赵高将会赐死我跟你哥哥,然后杀了你吧,那样的话,估计不用等赵高李斯矫诏赐死我了,始皇帝知道了,可能直接杀了我这个长子吧。
“上卿是否买记得赵高触秦法,君上让你审查?”
蒙毅回想了一下,道:“自然记得,赵高罪至死,皇帝宠幸他,念他劳苦而赦免。”
扶苏继续问:“那么你觉得赵高会轻易揭过这件事么?”
蒙毅双眼微眯,再次盯着扶苏道:“公子意思是赵高对我怀恨在心?”看到扶苏点头默认,蒙毅思索了一下,边点头边说:“以赵高的气量,对于我依法判他死刑,他确实会对我怨恨,今日听公子提醒才意识到,这位潜在的敌人。”说着,便要对扶苏行拜礼。
扶苏赶紧扶住蒙毅,“上卿不必如此,扶苏只是略微提醒。”
扶苏接着道:“自蒙老将军来秦至今,蒙家已传三代,相比对秦国历史有所了解,敢问上卿是否知道秦四代乱政?”
“自穆公称霸,为后世开业,但厉、躁、简公,出子四朝之乱,秦国国力日衰,直至孝公即位,启用变法以强秦,历经六世,至当今始皇帝则肃清海内,归于一统。四代乱政,君臣不和,储君未定,政变频发。孝公之后,君明臣强,国力日盛,始皇帝德惠修长,所以可以开千古未有之帝业。”蒙毅对着咸阳宫方向抱拳恭敬说道。
“不错,上卿可曾想过,如今赵高掌玺印之事,事若有变,天将不测”。扶苏面无表情低沉吐出了一句另蒙毅从未想过的话。
看蒙毅并未想到此事的关键,扶苏便继续说道:“君上的诏书与制令,都会经由赵高之手,加盖印玺后,方会发布。”
蒙毅觉得始皇帝威严之下,任何人不敢做出出格之事,赵高虽然得宠,但是绝不敢违逆始皇帝意愿,但是,若是始皇帝不在了呢,始皇帝痴迷于长生,其他人可不觉得真的有长生,扶苏几句话让蒙毅意识到了潜伏的危机,自己经手赵高案件,按律当斩,自己判决的结果,赵高得赦,可难免结下仇怨,赵高一旦得权,极大可能会在政局上与蒙氏对立。
虽然始皇帝想独揽大权,不容其他人威胁到他的至高地位,但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始皇帝有意令忠信的蒙家,辅佐扶苏,只是现在被长生诱惑迷住双眼,不曾敲定帝国下一任接班人,以致国无储君。
扶苏看到蒙毅若有所思的样子,相信这位被始皇帝甚为宠信的谋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