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诏 下(2/2)
亦不会与之争天下。”赵雍正色道:“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无王者之实,安敢称王乎。”“当今乃大争之世,行王道已被诸侯国纷纷效仿。赵国的实力比不上魏齐秦楚四国。但比得过韩燕宋三国。如今就连北胡中山、楼烦、林胡、东胡等诸国,皆已自立为王。我赵国岂能不行王道,以争天下。”
“寡人,不行王道,自甘为君。即刻昭告国人,昭告诸侯列国。”
散朝后。赵豹追着大司马肥义问道:“今日,王上去王称君,你怎么也不说话劝王上收回诚意。”
肥义无奈道:“王上的性子,相邦你岂能不明白。”
“但也不能由着王上胡来。”赵豹叹了一口气,自责不已,“都怪我,我不逼迫王上驱逐王后,处死赵歇将军。王上,也不会...不会...”
赵豹见肥义不答,似乎在想什么,问道:“你怎么了。”
肥义道:“没什么。”
驱逐王后,处死赵歇。肥义已然察觉到,这场宫廷会议好像是有人刻意安排的。王上真的顶不住臣子的压力,顺从了他们的心意。不知会寒了多少将士的心。肥义虽然明白其中的大义,但他身为外族之臣,人微言轻没有分量。故而,在大殿上他选择缄默不发一语。
赵豹道:“大司马,你主意多。有没有良策,劝王上收回成命。”
“王上此举是正确的。”肥义见相邦准备开口反驳,继续道:“去王称君看似胡闹,实则不是明智之举。其一,中原诸侯纷纷自称为王,相互攻伐,以成霸业。王上不图虚名,难能可贵。其二,三晋合纵威胁了齐秦。此次齐秦两国联合攻打三晋,也是给我们上了一课。赵国的实力是无法与之争雄的。其三,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王上必是不能承受其中。欲行王者,必有其实。王上能够从血的代价,认识到赵国国力不足,此乃幸事。”
“话虽如此,我也实在难以接受。”赵豹啧啧有声地道:“国君乃国人寄托所在,亦是国人的精神寄托。王上自贬为君传了出去,岂不是将自己的错误,公布与众吗?国人得知后,会不会掀起一场风波。犯错的永远是臣子,岂能是国君。为了国君的声誉,牺牲我也在所不辞。”
“这就是国君的魅力所在啊!不会因为自己,牺牲任何人。”肥义懂他话语之中的意思,为了维护国君的声誉,哪怕是牺牲再多的人也是应该的。国君的威仪是至高无上的。国人也相信国君是不会犯错的。犯错的只会是臣子。赵豹赞成驱逐王后、处死赵歇不是因为和他们有间隙,而是他为了维护国君的威仪,不得已而为之。
然而,赵豹忽视了王后在国君心中的分量。也忽视了国君是一位怎样的人。
“王上去王称君,昭告诸侯,昭告国人。此乃证明王上是一个有当担、有责任之人。国君公开认错,也是明君之姿。”肥义面对着和煦的阳光,深情地道:“这样的国君,才是我们臣子想要的君主。”
修鱼、观泽战败,主将赵歇自知难逃一死。但他的死能够挽回国君的威仪,对他来说是无上的荣幸。他在牢里漫长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赵歇看着狱卒死人般地表情打开牢门,他已然知晓这一日总算来了。
赵歇道:“能否为我取一樽酒来。”
狱卒不敢怠慢。
赵歇接过酒樽,痛快畅饮,笑道:“还是上党郡的酒好喝。此生,再也喝不到了。遗憾啊!”
狱卒道:“郡守,请。”
“多谢。”赵歇归还了酒樽,整顿衣襟走出了牢门,已然做好了赴死。
当赵歇走出牢房大门,便看见晋阳郡主赵云舒、代郡郡守赵固及宫卫使司马望族和赵庄等一干人等,心道:“有这么多人来为我送刑,此生足矣。”
赵歇对着众人,拱手行礼。
众人也拱手回礼。
赵歇,意气风发道:“多谢诸位前来送我。”
赵云舒道:“赵郡守,我等是来迎接你的,并非是前来送你。”
“你什么意思。”赵歇道:“你们不是来送我上路的吗?”
赵固道:“送你走了,我去上党郡找谁喝酒。”
狱卒道:“大人,你自由了。你是我第一个见过从大牢中活着走出来的人。”
赵歇茫然道:“这是怎么回事。”
赵云舒一字一句道:“王上下达罪己诏,去王自贬为君。此次战败的责任,王上一人承担。”
“什么,王上...自贬为君...这...”赵歇双眸含泪凝视着丛台宫的方向,哀道:“王上,我有负于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