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咸丰元年》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咸丰元年 () >> 三兄弟捐官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108987/

三兄弟捐官(1/1)

宗纬这几天认真地研究了局势,发现这局势复杂,暗潮汹涌,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前世学习的晚清的历史。不论如何,该来的总会来,事业已经起步,未来他要走好自己的脚步,带着周围的人抵御暴力侵害,安稳生活。

他比父亲想的远多了,他未来要为更多的同胞做事情。这个时代,人分三六九等,石家这样的在老家还算是过得去的人家,在天津啥也不是,谁都能欺负。

他可以埋头在蓟县山谷做鸵鸟,可要是和外面打交道,有钱无势,在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那可就是肥羊。为了做事方便,宗纬需要官方的身份,除了攀附权贵之外,还有一条路,就是捐官。

自己年龄还小,年纪轻轻不适合捐官。他准备给黑序龙捐了八品文官的候补县丞,给王德成、韩近来都捐了七品武官的候补把总。三个傻小子都是乡下出来的泥腿子,听说公子给他们捐官,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宗纬觉得黑管家是个有见识的人,比父亲还要晓事,就私下里找黑管家商量。黑管家听说给他儿子捐官,还是七品文官,心中这份感动无以言表。

捐官就是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之,此后到西汉时,则形成制度,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清朝此风最盛.官员中就有不少是捐纳得的官。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对捐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这些当然属于政府行为,且收入都归国库,至于卖官鬻爵的个体经营,在此不论。

到了清朝,捐纳成了与科举相互补充的一个重要制度。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统一管理,明码标价。人们捐的是红顶、黄顶、蓝顶等官帽,而没有黑顶。捐纳越来越泛滥,多的时候60的官员都出自捐纳。此外,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还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和穿官服的待遇,甚至可以捐国子监的监生,也就是所谓的花钱买文凭。

捐纳现象之所以大行其道,与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强烈官本位意识意识有着莫大的关系。权与贵本就连在一起,加之最高权力者从中亦能分得眼前的大头利益,因而成为赤裸裸的制度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客观来说,捐官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在封建体制内大体是作为补充财政的权宜之计。捐官相对于科举这个当官的正途,也多被称之为异途。一般读书人不大看的上通过捐官上来的人。

清朝是把捐纳作为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的,其他朝代虽然有,但是都不如清朝这样成系统,而且作为国家一项重要财源来组织经营。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因此仅仅山西一省当年1年内捐县丞1万2千人,甘肃半年弄了了1万7千人;雍正年间督考国子监,结果1万多监生里面9千5百余人不及格,甚至接近6成人交白卷。乾隆时期规定白米20石可捐县丞1个,北京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拿发给的老米换了个官;嘉庆晚年间国库空虚,捐生人数捐到了22万。雍正清朝的捐官凭证的3个模范总督,李卫是捐纳出身,鄂尔泰是祖宗余荫,田文镜是监生出身,竟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

捐纳之风如此猖獗以致清朝后期官场内几无净身士人,前期正牌子进士、同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与纳捐的异途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后期自然而然就没有这种禁忌了,原因就是因为拿钱捐官的人太多了,一眼看去密密麻麻几乎都是花钱买来的顶戴。实际上通过捐官,官府得到的钱财有限,却社会管理秩序弄乱了。清末有皇帝看到了这种弊端,曾经想禁止捐官,却遭到了官僚的一致反对,可见捐官已经形成了利益链,很难禁止。

天子脚下,办理捐官格外方便。黑管家熟悉这捐官的流程,他在逸峰这边请了假,带着李来郭到了京师。通过老乡的关系他找了家殷实的店铺,兑了银子,请这家店铺代为办理捐官手续。店铺的老板叫许成栋,是个大胖子,人却精明能干,官面上熟络,捐官这类事做过不少。他拍胸脯表示尽快办好。

捐这三个官,各种费用加起来,宗纬花了7000多两银子,虽说有些肉疼,可是这个时代没有个官身,做事就难了。这三个捐官的事,宗纬对家里人目前守口如瓶,逸峰也不知晓。原本宗纬要给父亲捐个大些的官职,满足一下父亲的虚荣心。后来考虑到大家庭规矩大,过早暴露实力惹麻烦,暂时就没有去做这事。


状态提示: 三兄弟捐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