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论道(2/2)
沸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民请命而死固重于泰山,以一己私名而死则轻于鸿毛。今日中国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你我少年也。岂可有避世隐居之心?”
看众人反应,郭斌决定加一把火。于是上前拿起桌上的毛笔,铺开绢帛,郭全这个狗腿子早就将墨磨好了。
饱蘸浓墨,郭斌一手漂亮的行书跃然纸上。
书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手《少年中国说》,加上众人从未见过的行书,只惊得众博士目瞪口呆。
郭斌将毛笔往桌上一扔,哈哈大笑,带着关羽三人扬长而去。
荀彧看着郭斌远去的背影,心中暗道:“郭潜阳?果然名不虚传。”
回去的路上,郭全与董杏儿二人一路欢喜雀跃,就连关羽也绷不住笑脸。
董杏儿拉着郭斌道:“郭斌,你看刚才那一群书生的样子,笑死我了,哈哈哈。”说着,做了个可爱无比的鬼脸,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只是这俏皮可爱的模样若是安到一群儒生身上,则殊不相称之极了。
郭全道:“那是,我斌子哥是有大学问的人。”说着装着郭斌当时的样子,腆着肚子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鸟毛。”
听到这里,关羽都忍不住伸手给了他一巴掌,道:“什么叫鸟毛,那是鸿毛。”
郭斌一路看着他们打闹,也不做声,只心中暗爽不已。用后人的东西,来古人这里装13真是爽啊。看看,就连荀彧都被哥们儿说的一愣一愣的。想到这里,郭斌再也装不下去了,就站在大街上插着腰,深吸一口气,仰起头,“哈哈哈哈”大笑起来。当真是声振林木,余音绕梁。
见路边的行人都一副看傻缺的眼光看着郭斌,关羽、郭全与董杏儿三人各自后跃一步,离得他远远的。
待郭斌笑够了,也不理众人的惊愕,上马返回郭府了。
郭斌是潇洒得意地走了,留下的一众儒生可傻眼了。
这一手潇洒流畅,矫若游龙的行书他们便没见过,那四字的骈文更是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不已。
这时,来太学充任教员的侍中卢植经过,见一群人围着桌案议论纷纷,便分开众人,进入圈内。
看到桌上的字,他先是一怔,看到荀彧在场,便问道:“文若,这是怎么回事?”
荀彧正思索郭斌说的话,这时听到有人问他,抬头一看,竟然是卢植,忙行礼,道:“卢先生好。”
一众博士也回过神来,纷纷作揖打躬,忙活了好一会儿才结束。
卢植又问道:“这是谁写的?”
荀彧回道:“回先生话,是某乡中名士,阳翟郭潜阳所书。”
卢植道:“哦,这是为何所书?”
当下荀彧将众人如何讨论《熹平石经》,如何言道羡慕归隐山林的隐者,郭斌如何点醒众人,如何评价党人,又如何书写这一篇骈文,一五一十地对卢植说了。
卢植不动声色,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何颍川多贤士也。”出了一会儿神,方道:“文若随我来。”
荀彧连忙应是,跟在卢植身后去了。
剩下众儒生面面相觑。
这位卢侍中,为人豪爽,性格刚毅,博古通今,是当世大儒,却不喜作词赋,更是很少当众表扬人。来太学任教这大半年了,也就几个学生能入他的眼,荀彧就算一个。可是今日看了郭斌的文章,一句“何颍川多贤士也。”当真是让在座的众人惊掉一地的下巴。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郭斌的名字在太学传开了。
初,(荀彧)见太祖于太学。说之以少年中国,众儒惊为天人。时卢子干任教太学,闻之,叹曰:“何颍川多贤士也”。
--《许昌侯荀丞相列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