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章:刻石于兹,永昭万世(1/2)
得知结果如自己所想的一般无二,朱瞻基立刻下了三道圣旨,让王振到杨府传旨了。
杨峥到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吏部侍郎,竟还有这么一段曲折的故事,颇感意外,从王振口述的情况看,群臣多半还是对自己做这个吏部侍郎,或多或少有些不满,这其中有妒忌,有不服的,也有实实在在的认为他年纪轻,不足以做这个位置的,但碍于杨士奇、以及皇上的脸面,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这个不得已的结果。
想到了这些,他有些哭笑不得,但他也不是那种有事儿来了,往外推的人,况且吏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儿,人家想当还当不上,自己既得手了,自是不能放过。所以内心深处,对这个安排还是挺满意的。
与王振说了一番不痛不痒的话儿,眼看天色不早了,这才站起身来送客。
王振临走时,少不了让杨峥日后好好照顾,照顾。
杨峥一口答应,反正这事儿,谁照顾谁还不一定。
接下来的几日,杨峥算是尝到了当官的好处,当大官的好处,若说往日的安南经略也是山高皇帝远,虽是正二品的官儿,但毕竟离朝廷中心比较远,作用还十分有限,如今就不同了,在级别上,吏部侍郎不过是三品的官儿,在吏部,听起来还不错,但熟悉的人就知道,吏部尚书是正二品,在大明,他是外廷文官之首,整个户部他说的算,其手下是侍郎二人,以及四个清吏司,四大清吏司分别是文选、验封、考功、稽勋,文选郎中主管官员进退赏罚,验封郎中主管爵位承袭奖励,考功郎中主管考核复查官员行政状况,稽勋郎中主管功勋褒赏官员籍贯等事务。侍郎名义上是吏部副手,但是在明代吏部里面他真正管事的时候并不多,侍郎下去是郎中,这个是真正管事的官,相关的官员进退升降,都需要由文选郎中拟定名单,提交吏部尚书批准,当文选郎中跟吏部尚书讨论官员名单时,哪怕是侍郎,也不能前去打扰,完全是两个人之间的机密对话。郎中下去有员外郎、主事、司务、照磨等等属官,可以说,不过是一个吏部尚书的备份的官儿,但外人可不这么看,吏部是天官不假,掌握着天下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权力不小,但这也得看谁当这个官儿,若说是蹇义,侍郎不过是提提意见,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儿罢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并不多,百官自不用巴结他,可郭琎不是蹇义这种四朝老臣,无论是威望,还是地位、就是名声,也不足以与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位阁臣相比了,而杨峥这个吏部侍郎可以说是皇帝与内阁一同推上去的,其中的关系,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自然少不了来巴结一番了。
如此一来,可苦了杨峥,接连几日的杨府,可谓是门庭若市,大大小小的官员,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携带这礼物来府上套点近乎,处于礼貌,他也不好拒绝,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礼物,陪着说了些不痛不氧的话儿,这种罪过,竟比让杨峥比做一天的签押房还累。
如此过了两日,眼看官员来得也差不多了,杨峥正准备将这一堆的礼物,按照官员大小,一一记下,改日好退回去,也算是做到了问心无愧了。
这一日黄昏正清点礼物,冷不丁的听得一阵脚步声,跟着一个熟悉的人影走了进来,对着他道:“杨大人好久不见了?
还记得我么?“
杨峥听声音熟悉,盯着来人看了看,随机摇了摇头道:“不知阁下是……?”
来人呵呵一笑,道:“都说贵人多忘事,往日我还不信,今日算是信了!”来人嘴里虽是自嘲了一番,但目光依旧盯着杨峥道:“大人还记得南京大报恩寺么?”
“大报恩寺?”杨峥嘀咕了声,再将来人前前后后的打量了一番,忽的惊叫了起来:“你是郑恩来?”
来人正是郑恩来,见杨峥认出自己,抱了抱拳道:“难得杨大人还记得下官?”
杨峥上前轻轻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打了一下,道:“这话说的,这不是天色暗么,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么,再说了,我是那种眼拙的人么?”
郑恩来听他语气透着亲切,微微一笑道:“大人自然不是,若不然家父也不会让我来找大人了?“
“郑公公找我?“杨峥有些吃惊。
郑恩来点了点头,神色无比凝重的道:“是的,家父还说,这件事还只有杨大人能帮忙,所以让我携带了礼物来府上走一遭了?“
杨峥一听微微楞了一下,见他并没有带什么礼物。
郑恩来似看出了杨峥的心思,淡淡一笑,伸手入怀,从怀中摸出一块他从未见过的物件来,递了过来道:“这叫万里碑是当年古里国王送给家父的谢礼?今日家父让我送给杨大人?”
至今为止,郑和六下西洋,先后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所到之处,皆行和平之事,颇受西洋诸国喜欢,友情收的礼物也不少,这件礼物是古里国王感谢他对古里国的帮助,送给他的私人礼物,可以说对于郑和来说除了纪念上的意义外,这也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礼物。
杨峥看了看,并没有接过,呵呵一笑,道:“郑公公六下西洋,开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洋壮举,此等功勋,杨某敬佩不已,这礼物是一块长卷,长卷上印着“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