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章: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1/2)
当父亲死时,老大、老二都不在场,老三把箱子扭开,将内里的黄白之物倾在怀中,从后花园匆忙溜走。待两个哥哥闻信赶来,只有空箱子一口。二人不由大怒,急寻老三算账。老三装佯不认,于是兄弟三人相互揪扭到了公堂。
况大人一听三人诉说,不由大怒,他先不问箱子被谁打开,却立即要治三兄弟的不孝之罪。并写下判词道:父尸未寒,兄弟争产。空箱一口,黄白全无。兄弟三人,大打出手。投诉到庭,只说钱财。死人不守住棺材;活人却争夺遗物。枉为人子,全无一片孝心;枉为秀才,哪知半点礼义。先王治国,重在孝行;朝廷教民,首倡lún_lǐ。法律条条,不赦逆子;人言啧啧,辱没斯文。父母有病,衣不解带;父母之丧,痛哭流连。不料你们毫无人性,父死之后,竟操同室之戈;葬礼未办,居然兄弟内讧。争产一案,先行不理;忤逆之罪,却不能饶。先将你们拘押,革去秀才功名。为不孝子之炯戒。看完此案后,杨大人只用了四个字儿评价:“不知所谓?“据说愤怒的杨大人着实坐不住,让人拿来文房四宝,亲自写了几句话儿让衙役送了过去巡抚的字儿,衙役本不敢看的,可不曾想碰上了一阵大风,那纸张也就被吹开了,那衙役是个机灵人,知道这是老天爷給的机会,那还放过这个机会,匆匆看了他几眼,他自问不是一目十行的人,也不是记忆力过人的人,但杨大人这几句话儿倒也好记,那衙役只扫了几眼,便诵了几遍:”窃谓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乡宦计夺小民田产债轴,假契侵界威逼,无所不为。为富不仁,比比有之。故曰救弊。) 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乡宦小民有贵贱之别,故曰存体。若乡宦擅作威福,打缚小民,又不可以存体论。)那衙役虽不是一个聪明人,但这几句话儿还是很好明白,意思是说,碰到疑难案件的时候,在兄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发生的纠纷,判决应该倾向于对兄和长有利;在穷人富人之间的诉讼,判决应该倾向于穷人;在老实人和奸猾人之间的诉讼,判决应该倾向于老实人。在涉及财产方面的诉讼,判决应该倾向于穷人,因为乡宦计夺小民田产债轴,为富不仁,比比有之,故曰“救弊”。涉及人格尊严方面的诉讼,判决应该倾向于地位高的人,因乡宦小民有贵贱之别,故曰“存体”。 其目的是维护和修复道德lún_lǐ秩序,道德lún_lǐ维护好了,国家也就不会出乱子了。
那衙役看了几眼,只觉得这几句话儿说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哪有这样断案的,不知巡抚老爷单独送几句给知府大人是什么意思,但他一个衙役,自不敢多问,急急忙忙的送去了,至于后面的几句话,他也不敢多看了。
话说,这两日况钟忙于问案,短短几日也有上千亩的良田,只要这么干下去,迟早能让大户将吃进去的良田给退出来,这样的温和的法子,既能让大户吐出良田,又不至于驳了大户、富户的脸面,与眼下动乱的苏州城,可算是最好的处理法子。
今日他接手的是嘉定大户金老爷的一桩杀妻案,苏州载有“吴评”一则:“苏辖一州七县,旧时评语曰:‘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洲、空心吴县’。言金银富厚,铜臭,铁刚,豆腐淡,叫化龌龊,纸薄,空心虚伪也。”经考,上述说法,系指官缺的肥瘠,就是说在太仓做官收入最厚,银低一等,铜铁再低一等,豆腐只够苦开销,叫化(乞丐)是穷,要贴开销,纸是薄,空心是空欢喜。所以苏州城,除了太仓之地外,最富裕之地就是嘉定了,这里的大户,富户也是最多的地方,趁机侵吞的良田,不言而喻了,一心想替朝廷收回良田的自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按说,依大明规矩,该地有了冤情,先赴该管州县衙门击鼓告状,值班衙役先问明事由、案情轻重、有无词状。若无呈状,带你去找代书(官府指定并备案的书写状纸之人)帮写,然后将状纸呈县官过目,决定准讼日期、交刑名师爷办理有关审案事宜,出差票传唤原被告及干连佐证到案。如遇命盗等紧急案件,值班衙役要立即禀报县官出签派人究查。如遇案情重大,将情况回明县官,县官将立即坐堂单方问供,各房吏役伺侯,刑房迅速出票派差役查拿究办。若属细微小事,当事人动辄击鼓喊冤,县官即行升堂,动用刑罚责惩击鼓人,以严肃法堂,抑止小民随意兴讼起诉的刁风恶习再次发生。 诉讼须逐级进行,即先向所辖州县一级司法机关提出,断决不服,才许向上一级司法机关上诉。严禁越诉,凡越诉者及接受越诉的官吏都要受处罚。按规矩,他这个知府还真不好插手这件案子,但巧的是这案子十分棘手,知县老爷愣是摸不着头脑,便派人来请最近风头正紧的况大人帮忙断案了。
况大人真愁没这个机会,好不容易老天爷送来了这个机会,岂肯轻易放过,当即让人拿来了卷宗细细看了起来,被陷入案子中是大名鼎鼎的金老爷,金家祖上是靠做官发家致富的,一路还做到了工部尚书,只因为在朝廷被人排斥而退休闲住,此后金家迅速发达了起来,他的家庭成员,据称多达几千,其所占有的土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