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3章 金风未动蝉先觉(1/2)
比起百姓的欢喜,西洋商人脸上的不可思议,大明的文武百官则是惊愕,对于大明的火器,他们虽没有参与制造,但大多数都见过,在他们的记忆力,大明的火器存在点火时易受风、雨影响以及点燃火绳时要保留火种和燃着的火绳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等缺点,早年与鞑子作战时,军中也有不少人用火器,可将士刚结营列队以待。当鞑子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战幕方拉开,雨雪忽止,天降大雾,弥漫山谷,视线不清,咫尺之外,难分敌我。将士们个个恐惧,人人心慌,便点燃松枝当火炬。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鞑子面前。鞑子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无虚发,每发必中。将士虽有火光易于点燃鸟铳,但因在明处,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敌,自己反吃大亏。加之黑色火药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而与鞑子那一战正好在雨后初晴,湿度最大时,不用火烤干,便无法射击。所以鞑子愈战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营,一举夺取了军营。这一战带给他们的记忆实在太深刻,所以对于将士用火器,他们并不看好,甚至是多番阻扰,认为朝廷花大把的银子去打造一些没用的东西,实在不应该,但凡有任何与兵器相关的指令,他们都想法设法的阻止,从宣德初年火器极少被提上朝堂,若不是火器还有些威慑力,他们几乎要建议朝廷取消了兵工厂,虽说后来没成功,但这事儿他们就一直没停止过,就说一年前,皇帝要发展兵工厂,他们没少阻扰,若不是皇帝铁了心,加上大明这几年的户部充盈,他们也不会答应,这事儿他们虽迫于形势,被答应了,可心里还是百般不愿意,没少上奏折,碍于这一年多大明火器进步不少,他们寻不到由头,才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但要说他们就此放弃了,那是小看了他们,就是今日,他们也是包着寻毛病的目的而来,但凡这些火器有任何问题,他们必会上奏朝廷,趁机取笑兵工厂。
但事情似乎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先不说先前的那把短枪带来的震撼,就是眼前的这一幕,让他们惊讶中透着欢喜,前期的神机营虽能用火器连续不断的打击敌人的士气,并且可以惊吓敌人骑兵的马匹,但因火器的运用,以及装填弹药的时间太长,用于战场的作用并不大,取胜的几率少得可怜,而每年花在上面的银子却是不少,才让他们产生了火器无用的看法,如今杨峥重新打砸的火器,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场面,这些火器显然要高明了许多,不说外观是好看了不少,就是对各种天气的适应性以及装填的迅速和便捷都大大超越了先前,搭配三段击战法可以有效地打乱敌人的阵型并且给敌人造成大量的伤亡,就算他们不懂战事,但也看得出来,在这样密集而不间断的火器下,纵然是昔日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也未必能讨到半点好处,他们不是傻子,有这样的一个场面,他们就算再想寻得麻烦,怕也没人相信了,更何况是出兵在即,他们甚至相信,一旦杨峥这一战取胜,兵工厂的地位绝对是独立的存在,而他们反而说不出什么来,这种局面的转换,让他们既感到几分失落,同时也有几分庆幸,若是他们早早阻扰,未必能看到今日这样的场面,大明也未必有这样先进的火器,这一战未必能取胜,他们是固执,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但抡爱国之心无人比得过他们,眼看着大明有今日这样的先进的火器,克制北方的威胁,他们从心里感到高兴,纷纷叫上好来。
在一片叫好的声音中,杨士奇走了过来,用力的拍了拍杨峥的肩膀,笑着道:“好小子,一年的功夫,竟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不简单啊?”
杨峥嘿嘿一笑,道:“前前后后五百万两,若不拿点东西出来,那些言官还不得把我骂死,我可不想后半辈子都活在祸国殃民的罪名之下?”
杨士奇道:“早知道你小子是这么想的,今日这场面不光光是一场演习那么简单吧?”
杨峥笑道:“看出来了?”
杨士奇道:“若这点鬼把戏都看不出来,我这首辅的位置,还能做的这么稳?”
杨峥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这些火器如何你也看到了,威力是不错,可它烧钱啊,没有大把的银子做支撑,根本打造不出好的火器,我大明的火器一直领先与世人,可这几年你看看,都出什么火器了,不好用还不说,就算勉强用得上的火铳,问题也不少,这倒不是说咱们大明的工匠水准不过关,实在这帮读书人眼里根本就没有火器,认为不过是一时新奇的玩意,上了战场靠的还是长柄刀、枪、短柄长刀、腰刀及各种杂式兵器,可事实并非如此不是,先不说鞑子,就是当年的陈友谅,若不是咱们洪武爷福大命大,没准儿就没了咱大明了也说不准了,再说了,从火药的发明,战场就不在是冷兵器说了算了,你还别不相信,用不了多久,火器将会取代兵刃,成为战场上的宠儿,咱们大明不想落后,不想被挨打,火器就一定要发展。我大明刚建立的那会儿,洪武爷鉴于火器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强大破坏力和火器部队的强大战斗力,开始着手建立专业火器部队和规定火器在军队中的比例,如洪武十三年年,明tai祖正式下令规定:“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洪武二十六年,又规定:水军每艘海运船,装备碗口铳四门,手铳筒十六个,火枪二十支,火箭和神机箭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