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4章 为有云屏无限娇(2/2)
宋王朝第二个开封府了,虽说都城没建成,但对于河南的照顾一直在,大明几代皇帝都有迁都之意,而曾经缔造了北宋繁华的河南无疑是首选,所以无论是朱元璋,朱棣都不曾放弃过河南的眷顾,虽说其繁华程度不北京、南京,但地处原起山西,江西可是一个天,一个地下了,且河南有开封,有洛阳无论是场面,都不是山西,江西所能的,于谦的官职看似没有提高,但影响力无疑是提高了不少,况且从皇帝的态度看,对这位于大人还颇为欣赏,为官一任能给皇帝留下这个好的影响,还升官更来得实惠。/p/p
当然了,这些自是引不起太大的波澜,毕竟于谦、况钟的确算不得什么大人物,调往哪儿与他们而言,并无多大的干系,所以对于皇帝的这两道指令,吏部很快让人去半了。/p
/p
处理了吏部,接下来是礼部了,按说这户部与礼部谁大谁一直没有定论,大明开国这千年的老二也争论了几十年,一直没有结果,往常碰了这样的局面,户部礼部两位尚书少不了要为谁先说争论得头破血流,可今日却没了这个局面,身为礼部,户部尚书的胡滢一人担任了,谁先说都是他说了算,鉴于他的本职工作是礼部尚书,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千年的老二,对此户部其他官儿虽有些不满,可也说不出什么来,所以对于胡滢先说礼部的事情,虽有议论,却没有人公然站出来反驳。/p
/p
但很快他们其实也反驳不得什么,因为胡滢看似是趁机让礼部安坐实了千年老二的交椅,但其实说的还是户部的事情,所以到底户部是千年老二,还是礼部是,谁也不敢轻易下这个结论。/p
/p
胡滢所奏的事情既符合了礼部的大事,看书n同时对于户部而言也是一件大事,两件大事归在一起又是同一件大事,而这事儿还非得他这个礼部尚书来说不可,他人说了还不合适。/p
/p
礼部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是朝廷对户部尚书郭资盖棺定论的事情,郭资洪武十八年的进士,朱棣即位后,任户部尚书,兼掌北平布政司事,并授命筹建北京城。仁宗时,升郭资为太子太师。宣宗即位,又拜六十六岁的郭资任户部尚书,并给以”免趋朝,赐钞二万贯”殊荣。郭为报恩,抱病坐署办公,寒署不避,百事亲断,终于任。可以说郭资担得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评语,对于这个评语,满朝武百官倒也没什么说的,但如何定还需要皇帝一句话,所以这事儿算是礼部的一件大事,同时也算是户部的一件大事。/p
/p
皇帝先前为了郭资的死罢朝,遣礼部尚书赐祭,敕工部制棺营葬,至于如何盖棺定论,因公务的繁忙,一直没想起来,今日礼部既拿出来了,皇帝也没有含糊的意思,略一沉吟,便给出了答复:“郭资,居高位而不谋私,为四朝股肱之臣,全始全终,赠进光禄大夫正一品柱国,谥”忠襄”。”对于这个评价,群臣除了羡慕之外,倒也认为这个定论算是最合理的。/p
/p
眼看第一件事如此顺利,胡滢自是欢喜,立即着手第二件事,与第一件差不多,同样是死人,同样需要皇帝给出盖棺定论之语,只不过和郭资这样的重臣不同的是,他是太监郑和。/p
/p
本书来自品p;书/p
/p
本书来源手机阅读05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