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1章 无边光景一时新(2/3)
/p鉴于这事儿闹出的动静不与本年初,小皇帝下诏徙之山东,居其头目于东昌、平山二卫,分其部落为三,屯居清平、博平二县。此举固然可以让百姓得到安置,但带来的恶果是沙州成了一座空城。/p
/p
一直对沙州垂延已的罕东立即占据了这座工空城,至此。当初明太祖、明成祖先后以次设置了哈密、罕东、赤斤、沙州四卫嘉峪关外,屏蔽西陲,此时沙州先废,而诸卫亦渐不能自立,西边遂多事。/p
/p
依曹大人的意思,沙州卫的设置,屏蔽了西陲,保证了西域往来和入藏的使臣商队等安全通过,使明『政府』可以将国防防御力量专门用以对付蒙古的一切力量,算是保证国朝最强有力的体现,一旦就此丢弃,势必会麻烦不断。/p
/p
对此陈循等人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无奈这事儿一直不被王振认可,间接的影响了小皇帝的决心,所以这事儿一直没被提上朝堂,难免让人担心,陈循六人一合计,这事儿是军国大事,马虎不得,鉴于小皇帝近期对杨峥的信任他们觉得这事儿还是寻杨峥来说说,好让他劝说劝说小皇帝重新部署沙州。/p
/p
与陈循等人的担心,杨峥自是心知肚明,虽说这事儿有些棘手,但事关边防,他这个首辅就是再不做事也不能不闻不问了,但顾全小皇帝在这事上的态度,他决定采取温和的法子上奏章。之所以如此,一来也好看看小皇帝对自己是否一如既往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还不想引起王振对他的警觉,早已定下的调子,总不能在毁于这十几日的功夫,那样就太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隐忍,还有那些默默舍弃的长者了。/p
/p
杨峥本担心自己这一番顾虑必然会引起陈循等人的反对,那知这次六人竟难得认可了他的建议,陈循认为这是眼下最稳妥的法子。/p
/p
取得了内阁成员的赞同,杨峥头一次感到某种欣慰,只觉得多年的隐忍算是值了。/p
/p
春日的阳光带着固有的柔和,透过百叶窗照『射』了进来,落在了书案之上。/p
/p
杨峥坐在了书案前,就着被阳光暖和的身子,提起了一只湖笔,虽说做官也有十几年了,但在骨子里始终不能习惯『毛』笔,若非到了万不得已自己亲手写奏章的时候,他是不是用『毛』笔书写的。/p
/p
铺开了雪白宣纸,纸张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一看就知不是寻常的纸了,事实上送入内阁的纸张,因承载了全国的政务,所以在要求上要高于其他衙门,除了宫中用上等的宣城郡纸外,内阁用的也是宣纸中的真品澄心堂纸了,这种珍品纸张据说来自徽州,,南唐后主李煜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澄心堂纸质量极高,除了皇宫与内阁衙门能用一用外,极少有人用得起,墨宝落在了纸张,宛如在一面镜子上,非但写着的人舒服,看的人也同样如此。/p
/p
杨峥自问笔法不佳,唯有寄希望与纸张上,所以对纸张的要求也十分的挑剔,但凡是奏章,必用湖笔、徽墨、“澄心堂“纸了。/p
/p
一切准备充分,酝酿一番后,剩下的就是写了。/p
/p
对于这件事他早就思索成熟,所以下笔没有更多的犹豫,片刻的功夫便见纸张上多了一篇锦绣文章。/p
/p
杨峥端详了一番,目光随着那一个个的词儿跟着念了起来:“我国建哈密、赤斤、罕东诸卫,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不惟断匈奴右臂,亦以壮西土藩篱”。使“西戎、北虏两不相通,则边疆可永无虞,而国家之固如磐石矣?”/p
/p
奏章写得很详细,为了让小皇帝能明白沙洲卫对国朝边防的重要,杨峥几乎将这份奏章揣摩了十几遍才算是放下了手中的笔法,以他的看法,河西“守臣相继抚驭,诸夷一遵旧规,不敢坐视启衅。所以百五十年来,西陲晏然无事”。使河西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得到了安宁,犹如设置了防御西北的一道强有力的防线,从而出现了“番夷效顺,西陲晏然”的局面。国朝设立关外卫的目的是巩固西北边防,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维护明朝与阿拉伯和中亚各国的贡路畅通,并能获得朝贡的好处,他怕小皇帝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刻意将沙洲七个卫都细说了,如在他看来,哈密卫,为西域要道,欲其迎护朝使,统领诸番,为西域屏蔽。朝廷立哈密有三要焉:断北夷右臂而破散西戎交党,一也联络夷狄而控之,二也设险于敌我边无患,三也”。而哈密卫的设立,也的确发挥了以上作用。哈密处于明朝与西域诸国之间的要道口上,是中原与新疆地区来往的咽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据点,它隔绝了蒙古贵族与“番族”联合而形成的对西北的军事威胁,确保了西域贡道的安全与畅通。是明王朝对西域诸国的接待站、中间站、诸番朝贡顿宿之所。变成了朝廷“会同馆”的分设机构是防御外敌入侵的西部前哨,与西北边防息息相通,担负着“弭西戎东窥之心,断北虏南通之臂”的特殊职责。不可丢弃。/p
/p
其次,在经济上说,沙洲卫的设立在朝贡上也与朝廷大有好处,在贡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