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坑人女巫的糟心七天(2/2)
融进北魏,西部的柔然被突厥灭族,却依然有一支柔然人,西迁拜占庭。他们是怎么在两厢夹击之下,悄然失踪的呢?
中原历史云诡波谲,这些小事自然无暇顾及,游牧人的史诗也只会唱诵本族的英雄。
于是,有一支柔然人,悄悄的翻过天山,在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隐匿了踪迹。
那座后来被黄沙掩埋的城池,现在正在以一比两公里的比例尺,简化成线条躺在邦妮手中的地图上。
人祸躲过了,到底躲不过天灾。
他们也曾试图和外面的人建立联系,可百年过去,到底还是和时代脱节了。
那几只探索队有的死在了村子不远的地方,有的找到了外面的游牧人,却找不到归程。
最后一代莫缘,带着最后一只队伍,几经周折,最后只剩他一人,晕倒在茫茫沙漠之中。
再醒来,却是驼铃悠悠,人人都说着他不懂的唐韵。
丝绸之路裹挟了粟特萨珊和波斯的货物,丝路尽头的长安城坐拥万国来朝,没理由不包容一个柔然的僧人。
他努力的适应外界的生活,努力找寻能开辟到柔然的商路。
可惜,倥偬百年,圆寂在长安城。
他的柔然经义对学习天竺佛经大有裨益,倒也成就一代高僧。
身份成迷,不知来处,好像真的只是佛祖派来传达一种神奇的经义
他的弟子一生十三次入西域,却在楼兰的繁华中找不到柔然的城门,抱憾而钟,郁郁难抑。
直到一日,前人的两本笔记被一个年轻的僧人捡到,开启了一场西行的旅程。
这两本笔记,被当做《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民间传说,从没有人考证,堆在大雁塔下面的仓库里,然后被作为任务背景,送到邦妮手中。
传说中不现世的城池多半需要信物,柔然,大概也是如此吧。
但是这两本笔记,语焉不详,显然不能作为信物。
壁画补全了后来的内容,他梦到,国师死后,人们在前人的墓前,向下挖了几百米,以示他的地位崇高,至少曾经为了柔然的未来做过努力。
每一任国师的路笔直向前,连起来,恍若一条的朝圣之路。
然而最后一任国师,他已经回到了天山之下。
如果国师知道他追寻了一生的归程,就高高悬在他的头顶,是会安息呢,还是诈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