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来监军?(2/3)
万”“这是要把德昌宫都搬空啊”冯道笑了起来。
“此地不能久留,小人先告退,太师若有事相召,如此即可。”言毕拱手为礼,缓步后推,待靠近门边时,先静听门外动静,随后一手拉开门栓,一手将蒙面黑巾解下,一闪身溜了出去。
从头至尾冯道始终没有看到他的本来面目。
第二日散朝后,李璟召集忠于自己的重臣集团商议国事。
对于冯道此次前来的官面说法,乃是敦睦邦交,沟通南北,甚至名义上还向南唐下了粮食订单,随行前来的商人们也趁机散入西市,和本地商家相互勾兑起来。
其中去的人最多的,还是保宁王的红茸唾铺子。
只是人多也没用,本来就是限量销售,哪怕说自己是刘承祐的的亲爹后汉高祖再世,也得后面排队去。
潘诚厚现在已经几乎不管这铺子的事情,掌柜叫魏德恩,已经在叫苦不迭,这群后汉商人,自然是不敢冒充刘承祐的老子,但打的牌子倒是一点都不差“太后寿诞在即”
这就是刘承祐的老娘,刘知远的发妻,历史上被称为李三娘,她和刘知远的故事一直是戏剧曲艺中的热门题材,元曲白兔记便以此事为蓝本,随后越传越广,到了李煜前世,大江南北的戏曲在唱。
对于这等人物,李煜当然放在心上,魏德恩对着这些口口声声给太后办贺礼的商人统一答复“贵朝太师既然来我大唐,我家圣人自然是要礼尚往来的,这唇华贺礼早已准备妥当,就等太师回朝时一并带走即可”
皇宫中群臣对此也议论纷纷,南唐后汉杀来杀去那么多年,现在对方突然说要敦睦邦交?鬼才信!
但论了半天,也只能猜测刘承祐是因为三节度叛乱的缘故,只能向南唐暂时妥协。
故而大家倒是都觉得,可以虚与委蛇一下,等收拾完马楚后再说。
在出兵马楚的态度上,朝中大臣的意见泾渭分明,李璟的重臣集团齐齐赞成李景遂李景达宋齐丘联盟并不明确表示意见而萧俨,孙晟等**则明确表示反对周宗的逍遥派对此不多话。
赞成的,反对的虽然各有各理由,但彼此俱是心照不宣,此事的核心便是边镐。
太子爷未满二十,已经是南唐武勋第一的狠人,再打下去很快就要升枢密使、太尉,那时便是宰相之尊,柴家已经有个使相,再来个正宗宰相,兵部尚书刘仁赡可就独木难支了。
所以务必要把边镐也扶起来,可惜之前灭闽一战打得几乎贻笑大方,导致负责军事的枢密院也被太子爷大肆嘲笑。
尤其是副使李征古,本来就和柴克宏不睦,李弘冀虽然没办法拔掉他。
但在朝会上却没少放嘲讽,太子有李家的优良基因,聪明过人,伶牙俐齿,这些年虽然习惯以刀剑教后汉吴越做人,但嘴炮功夫可是一点都没拉下。
李征古好几次都被讽刺的脸色胀的猪肝似的,他是阴沉性子,长于阴谋拙于言辞,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柴克宏又在江北被李弘冀保护的好好的,他鞭长莫及报复不到,所以对于扶持边镐最为热心。
在冯道来后的第三天,朝议已决,只待九月初天气转凉,降水减少之时,发兵灭楚!
至于监军问题,本来是由兵部,吏部,枢密院共同决定的。
但兵部的刘仁赡也是孤臣之属,一直看宋齐丘不顺眼,对于吏部自然就更不放在眼里,他是带兵大将出身,虽然一把年纪,但性如烈火,说急了当场打人也是常有之事
李璟让众人议一议,也有试探众人的意思。
不料第一个跳出来的说话的,却是个大家都想不到的人礼部侍郎钟谟!
“圣人,臣以为,监军一职事关重大,伐楚成功与否,便在于此”
李璟听了,微微一笑,危言耸听是文臣们惯用的手段,非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深谋远虑。
“爱卿,言过其实了吧,马楚之战,上靠众卿运筹帷幄,中靠军将协调指挥,下则是兵卒用命了,这监军虽然要紧,但”
“圣人,且听臣言,”钟谟说到这儿,没往下继续,而是先朝陈觉、魏岑拱了拱手。
后者心中俱一紧,上回灭闽,他二人鬼,便先后担任监军,这仗打成这样,他们心里也清楚和自己的瞎指挥是脱不清干系的。
这要在正常朝代,二人早就被褫夺官职。
奈何是南唐,李璟力保之下,竟然也就罚俸了事,只是可怜了那几万葬身他国的精锐。
钟谟和五鬼算是一党,此刻说话前先拱手,也是在打招呼,意思是一会儿“今天就稍微得罪你们一下!”
“圣人,边镐此人,虽然忠心非凡,但却有个毛病,不够果决,说不好听些便是有些优柔寡断,陈侍郎,魏枢密担任监军后,边将军这毛病便越发厉害,说话做事瞻前顾后,毕竟中书侍郎与枢密副使俱是权臣,他有惧怕倒也正常,眼下边镐还是要用的,所以在监军上便要给他松松绑。”
“监军古已有之,而盛于唐,盛唐末年,兵为将有,而将又不尊上令,故置内宦以督武臣,由此权柄极大,可观我朝,以文御武可称极致,监军挂名即可,而并不一定要重臣,边大将军当年不也是以七品舍人之职为监军,去平的张遇贤之乱么,故臣以为,此次监军人选,勿需重臣。”
“噢?你这一说倒也有些道理”李璟有些感兴趣。
“那爱卿可有心中人选?”
“圣人,监军毕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