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五 何为正统(1/3)
孙传庭端起茶杯,微微一笑,反问:“继续南征,征谁呢,献贼?”
吴甡尴尬一笑,继而说道:“白谷莫要与我打哑谜了,你知道我说的是谁,自然是南京了。”
孙传庭笑了:“吴大人,当初大都督府制定南征计划的时候,我还在固原呢,您却早已入阁,按照如今朝堂的规矩,除了一些战术、战役上的细则,南征的战略规划,内阁可是要与大都督府一起构建,且全程监督的,南征的目标就是平定闯逆,克复中原,相机入蜀,征伐献贼,这十六字的章程,可是秦王与内阁诸位大人一道制定的呢。”
吴甡摸了摸下巴,更是尴尬了几分,孙传庭说的是没错,当初在南征尚未成行的时候,内阁除了周士奇,都是建议暂缓,秦王力排众议,笃定南征之后,辅臣们更是参与其中,生怕漏掉了什么关键环节,其目的就是担心孙伯纶搂草打兔子,把江南之地一道收拾了。
可是自从平定了闯逆,秦王便在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来往的文书也多与赈灾、安民和派遣官吏有关,一开始内阁还担心各军是大战之后,积蓄力量,有人甚至说,若是不继续南征,秦王留在中原做什么,肯定是在密谋渡江计划。
人只要确立了某种观点,总是可以从细节处找到蛛丝马迹的证据,甚至不由自主的曲解甚是伪造,但是大都督府的公函可以伪造,军队的行为可以掩饰,江南的事情可是摆在明面上的,若是真的继续南征,江南那边应该更早知道,那么通州码头不会每天都有运粮船到了,南京的内阁重臣虽然多不知兵,但粮食是重要军用物资这件事不可能不知道的。
一直到秦王返京的消息传来,仍然有些人不信,包括吴甡,既然是凯旋返京,怎么不献俘,怎么不典礼,平定闯逆多大的功劳,如何不彰显武功,布告天下?
“南征,真的结束了!”孙传庭见吴甡有些不依不饶,当即认真的说道。
这个时候,门外有一个仆人走了进来,在吴甡耳边耳语了几句,孙传庭见吴甡脸色变了,还未曾问出口,吴甡回答:“秦王进京了,去了工部在城外的一处庄子,说是蒸汽机试制成功了,让礼部褒奖郎中王徵,并准备封他为侯,做好拟定封号的事情。”
孙传庭微微点头,道:“秦王既已经回京了,那南征之事也该明了了,吴大人心结已解,卑职便告辞了。”
说罢,就要起身,吴甡连忙拦着:“白谷莫慌,还有一事相询!”
孙传庭坐了回去,手指点在桌子上,道:“吴大人是想知道,秦王为何不继续南征,一举下江南,入南京,将大明两京十三省握在手中?”
吴甡道:“白谷说的正是。”
孙传庭微微摇头:“卑职不过是新近入阁,以往与秦王也少来往,对北府,对秦王了解尚不及吴大人,吴大人又何必问卑职呢?”
吴甡满脸严肃,认真说道:“白谷知兵,甚于朝中诸大臣,若不询问白谷,本官难道去找洪承畴不成?”
孙传庭无奈的摇摇头,在大明这个时代,许多人都会被人称赞为知兵,但多是沽名钓誉罢了,朝中重臣之中,真正能称作知兵的,便是首辅周士奇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但周士奇的功绩都是秦王打不出来的,而陈新甲更是精专钱粮、练兵之事,未曾上过战阵。
“请白谷为本官剖析一番。”吴甡放低了姿态,请教道。
孙传庭自知躲不过去,也不想得罪吴甡,日后还要同朝为官,而吴甡也是能规劝秦王的,孙传庭只得答道:“秦王暂缓江南之事,既是不好打,也是不能打,更是不愿打!”
“何为不好打?”吴甡坐直了身子,直接问道。
孙传庭道:“中原与江南不同,从天启年开始,中原多番遭流贼、东虏肆虐,秩序沦丧,百姓困苦,又逢天灾,各地乡绅不仅不体恤百姓,反倒是盘剥压榨,百姓对官绅早已是深恶痛绝,所以闯逆得以借百姓之力,纵横中原,侵犯神京,而北府南征,亦是如此,试想,各地缙绅要么是名声不佳,要么附逆从贼,为中原百姓唾弃,秦王既拯救百姓于水火,又行均田之实,百姓如何不支持,所以大军一路南下,百姓箪浆壶饮,以迎王师,南征是民心所向,自然无往而不利!”
“但江南又不同了,江南少受流贼屠戮,秩序安定,民生虽有疾苦,却也可以过活,当初闯逆、献贼纵横江北一带,百姓虽然怨怼,但是更恨官军,也有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百姓害怕王师南下扰乱秩序,在苏北、湖广乃至四川,许多村镇、城池,百姓自发结寨自守,抗拒王师,更不要提,江南缙绅不满秦王苛待,为保家业,主动抗击了。因此,王师平地闯逆,是秋风扫落叶,但要是下江南,便是困难重重了,这仗不好打!”孙传庭认真的说道。
“那如何不能打?”吴甡又问。
孙传庭道:“攻伐之事,不过是兵马钱粮,缺少一样都不行,方才说了,征伐江南困难重重,需要舟船、也需要更多兵马,舟船需要时间打造,新军也需要时间训练,如今北府实力,便是渡过了江南,仅凭延绥、平贼二军,也是打不开局面的。再说钱粮,朝廷如今是不缺钱,但是缺粮食!”
吴甡微微点头,此次南征,中原定鼎,关中收复,而北方各地仍旧是处于天灾肆虐之下,山西、山东尚且只能自给自足,但直隶特别是京畿就需要外来输入了,而南征又多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