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家法挺好(1/2)
安若泰心中展开幻想,脸上却没有半点波动,而是认真地打量着这根山胡桃木。它似乎已断了不少日子了,已有七八成干,但韧性十足,硬度密度都非常好,关键是,它还比较趁手,重量合适。
山胡桃木有纤维木纹,做成鼓棒敲击出来的声音会非常洪亮,也能经得起大力的敲击,非常耐用。一般金属鼓手都会选择这种木料的。
是的,安若泰是在选材做鼓槌,并不是农清珊想的那样。
安若泰安静地打量了好一会,突然右持刀,挽了个刀花,呼呼呼地,运刀如飞,很快就将细枝和树皮都清理干净了,剩下坚硬的木心,打量了一下,看准地方,使劲砍下去。
说来也怪, 这样的木头,平常人就算用斧头,两三下也不容易砍断。但他生生用一把菜刀,却一刀两断,切口还光滑平整。
他又连砍了两刀,总算将木头砍成了长短差不多的四节,每一节大约都有五十厘米,与那几面铜鼓倒也刚好相配。
拿着木头和竹竿儿,他又回到了小饭店中,找了一把更锋利的刀子,慢慢削了起来。
不一会儿后,四根木头都被他削成了前粗后小的圆柱体,很是光滑。
然后,他又找了几块砂子打磨了一会儿,去买了一桶桐油回来,将木棍扔在里边泡着后就不理了。拿过青竹木竿儿,打量起来。
农清珊下意识地退了一步,然后,又气势汹汹地逼上前来,表示她根本不怕家法。
伙颜玉早就安静地坐在一边,甚至还问伟哥要了茶水,泡了一壶,慢慢地观看。
这家伙认真做事时,真的好帅啊。偏偏他认真的时候还有点多。
青竹比较细,节矩比较长,安若泰用刀将它切成了长20厘米、内径1厘米的样子,一连切了十来根,竹子就被用光了。
他拿过一把细长小刀,把管体修削成方筷形或将两管相邻处的管壁削平。在正面开了六对圆形按音孔,孔距均等。在上端管口各插入一截竹管作为簧管。簧管长4厘米、外径1厘米,上留竹节,下口与管身相通,将簧管正面竹皮削平,在节下刻出一个长3 .5厘米、宽0.3厘米的竹制簧片,簧舌朝上。
然后,他又将两管的上、中、下三处用细线绑扎牢固。
一个双管巴乌算是做成了。安若泰满意地看着手中的小家伙,心中成就感爆棚。
对,这就是双管巴乌,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常用于独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双管巴乌又称双眼巴乌。流行于滇桂两省的壮族地区,其他地方和其他民族也有。通常管身竹制,由两支形制、音高完全相同的竖吹单管巴乌并排绑扎而成。也有鹰腿骨和银管制作的。
安若泰将管身竖置,将两个簧管含入口中,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横按两管上三孔,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横按两管下三孔,吹气鼓簧按孔发音。
一阵清脆明亮的声音顿时从巴乌中传来。
又是那首绿头鸭,又是完全不一样的韵味。
农清珊早就忘记了家法的事,跟着韵律,慢慢地跳起舞来,修长的大腿时不时碰下一安若泰,很快就唱了起来,眼睛看着这个变废为宝的小家伙,心中思潮起伏,真是越来越神秘了,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她的眼神越来越迷离,歌声也越来越动情。
绿头鸭,本来就是一首火热而直白的情歌。
伙颜玉本来含情脉脉地看着安若泰在演奏,却听出了农清珊的异样,不由眨了眨眼睛,心道:胸器平平武艺超群的姐姐这唱功也没谁了。但是,更厉害的还是安若泰啊,他的眼光好准啊,呵呵,胸器平平……
安若泰用心地吹了两次,这才满意地将双管巴乌放下,说道:“声音挺不错,这个双管巴乌算是成了。”
随手放下后,又拿起竹管,却发现伙颜玉递过来一杯茶水。
他笑了一下,接过茶,一饮而尽,放下杯子,又开始制作起下一个双管巴乌。
也许是心情好就了运气好,运气好就导致了手艺好,接下来,制作过程出奇的顺利,居然让他连续做成了三个双管巴乌,只有最后一个在打孔时出了点差错,导致孔矩不算精准,做出来后,声音有偏差,算是废品了。
不过,在纯手工制作的情况下,做五个成了四个,已经很逆天了。反正,在前一世,他手工制作时,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成功率,能有一半,就要谢天谢地了。
农清珊紧紧地抓住一个双管巴乌,爱不释手,说道:“这个送我了。”
安若泰点了点头,虽然双管巴乌像每一种刚刚被“创造”出来的乐器一样,都意义非常大,但是,单个却值不了什么钱。送了就送了。
当然,伙颜玉这一份肯定不会少就是了。西方眼镜娘固然好,江南小萝莉也不差,甚至,那个正装职业高冷范的焦韵婵似乎也还对得起观众,百变魔女钱春华……还有待考察。
农清珊欣赏了一会儿,说道:“要不,咱们来一首?”
音乐和乐器真是她的死穴啊,或者说,艺术是她的死穴。反正,她是顶不住这些东西的诱惑的,见到新鲜的不试一下,估计会把她逼疯。她甚至都想着拿上双管巴乌冲到中心校去表演了。
安若泰没理她,而是从桐油桶里捞出十节木棍,扔到柴灰里滚了滚,拿出来后使劲擦了起来,擦得发亮又不滑手后,又在大头上绑上了一块红布。
一个鼓槌算是做好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