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信念(1/2)
李若云继续介绍说:“开始的时候,我从清华的试验室里借到了一只能够测量土壤的温湿度计。那时候,观察空气的温湿度,观察土壤的温湿度,以及测量土壤的酸碱度,是我唯一的科学手段。
不像现在,我购置了必须的仪器设备,许多还是我的大姐从法国给我采购回来的。
有了这些设备,土壤的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以及植株目前的营养状况、空气中的水分子密度以及氧粒子氮粒子的饱和度等等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你们现在看见的大棚面积五百六十平米,差点一亩。种植了百分之七十的铁皮石斛,另外百分之三十是霍山米斛,地面这一层是铁皮石斛,架上这一层是霍山米斛;那些树桩上长的,是我们模仿自然环境,种的铁皮石斛。这个大棚的产量,扣去成本,年利润在五万元左右。”
“啊呀,”人们不禁一声惊叹,这还是在1984年,当时的万元户就令人向往了,李若云一个大棚种植就把他们抛得远远的了。
解识路问:“这样的大棚你有几个?”
“三个。”
“效益这样好,你为啥不多展几个?”
“受条件限制呀?”
“受什么限制?
“管理不过来呀,领导你看,我要根据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土壤水分,调整湿帘风机,还有喷淋、滴灌、顶窗侧窗的开关、内外遮阳的调整、加温补光的措施……这些工作都要自己动手操作,以保证大棚内外环境适宜作物生长。
还有我说的那些实验室的数据,都要我动手测试,这些事,倒是可以添加助手帮忙,都能够解决。主要的是我们这里还没有通电,我们的用电是依靠一台柴油电机电,电力供应成了最大制约,另一个是交通闭塞,这石斛的营养基就是普通的牛粪,我们还得到村里去收购牛粪肩挑背驼弄进来。
我大姐说,达国家温室种植的自动化水平高,还有智慧化的展势头,要是那样的话,种植规模就会大大提高了,xp同志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千真万确呀?”
“大棚种植以外,你还种植了些其他药材吗?”
“有哇,还有二十来亩本土药材,不过,经济收入加起来才赶上这一亩石斛。”
姚辉插话:“若云同志,我有个题外话问你,二十多年前,你就刻苦钻研石斛的种植技术,那个年代,是讲究割资本主义尾巴,强调以粮为纲,反对多种经营的,你能预见到这些技术今天有用武之地吗?”
李若云灿然一笑说:“我没有先见之明,但是,老龙总是说,mzx领导我们穷人闹革命,就是要为穷人翻身求解放,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就是为了这个梦想,多少革命先烈为此献出生命,就像你们看见的烈士陵园,那些烈士就是为了信仰为国捐躯的。
老龙说,战友们的遗愿,要靠我们活着的人来实现,他对我说,我坚信,**不管经过多少艰难曲折,挫折失败,终究会找到一条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来。
改革开放以来,xp同志指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寻找了多年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是一条幸福之路。我们衷心拥护。
老龙他也没有先见之明,他只有对**的坚定信念。就为了这个不动摇的信念,我们在这深山里坚持了几十年。
老龙的信念感染了我,所以,我们多年以前就为了今天的展做储备。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李若云的话,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
解识路继续问:“把大棚搬到村庄附近不久解决了电力供应和交通的问题了吗?”
“这几条山沟,地形地貌特殊,植被丰富,水源丰富,加上那条温泉沟常年不断的冒涌的温泉,造成了一个特殊的小气候,降水量,温湿度近似于江南,比较适合石斛的生长,即使是本土的药材,这山里就比山外品种多,生长良好。
我也正在研究试验,如何改造大棚管理,突破限制,把大棚搬出去,只是,目前技术还不成熟。但是,我有信心让它走出去,假以时日,不仅仅是咱一个村,还要让更多的村庄都能够搞大棚种植石斛。”
刘品贤说:“若云同志,你已经拿到了生物技术函授本科文凭,又继续进修药剂师专业,你的进取心,值得我们学习。农村的展急需你这种知识型人才,尧谷村,会在你们的带动下,展起来的。”
“唉,我只是不服老。不服输罢了。”
燕一鸣立即俏皮的问:“龙大哥,你说咱嫂子老吗?她不老呀!看起来,她比我们都年轻呀,同志们,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一起起哄:“一点都不显老!”
“心态年轻,相貌也年轻!”
“我们都差点叫她小妹妹了!”
大家的玩笑,在李若云白皙的面颊落下了一片桃红,她竟然有点羞涩了。
不过她有定力,只是莞尔一笑说:“请大家跟着我参观我的百草园去吧,那二十多亩药材,是我的二姐李如霞在帮我打理,她本来是徐水供销社职工,见我实在忙不过来,就辞职来我这里了。”
李若云的二姐李如霞正带领几个人抢收丹参,挖出来的丹参红彤彤的铺满一地,见妹妹领着人参观来了,直起腰来和大家到招呼,她们姐妹两一样的高挑身材,一样的白皙,一样的漂亮,要不是年岁上有差异,别人还以为是一对双胞胎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