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新明之冒牌皇帝》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 第二十二章 王真的事业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130789/

第二十二章 王真的事业(1/2)

苏河手里还有王真的“黄金把柄”没卖掉呢。

他早就写好了揭露王真的帖子,趁此王真被文人笔伐口诛的良机,一定可以大赚一笔钱,然后买下香香和藏娇的一幢宅子。

他得意洋洋得把自己大作《一个流连秦淮河的太监》、《太监的极致无耻》、《‘超速’奔向秦淮河》等大作寄给了王真,并开价三万两,绝不打折,不接受分期付款。

王真看完稿件后,一脸平静,还挥笔给苏河修改掉了几处错别字,然后写上“务必登头版!”几个字,差人送给了苏河,苏河打开封袋发现不是银票而是他的原稿,气得跺脚大骂,他发誓要让王真为他的吝啬付出沉重代价。

苏河一个微末小吏过去常常利用大人物的隐私敲诈到了不少钱,他以为事业如日中天的王真会怕舆lùn_gōng击,会在意形象,没想到他竟然一毛不拔,还公然用这种方式嘲笑他,令他十分意外。

“难道他不知道我是京城第一刀笔吏吗?”

他立即向沈孝成做了汇报,表示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恪守社会良知,维护社会正义,大胆揭露权贵黑幕,沈孝成“哦”了一声,没有表情得望了他一眼。

不管怎么说领导至少没有反对啊,于是他就把写好的稿件托翰林院一位朋友捎给了梅殷。

梅殷看罢果然勃然大怒,向朱明复递交了严惩王真的奏折,并批准苏河在《朝廷参考》报上发表他的惊世大作。

一时之间风雨满城,骂声滔滔,这件事成了南京城的头号八卦,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还有比别人的糗事更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东西嘛!

城内酒楼茶肆中每三滴唾沫至少有两滴是为王真而吐,很多人在津津有味讨论太监狎妓的技术性难题,并替王真提出了多种替代性方案,还有药店打出广告“特效壮阳药,独家供应王公公”的时新广告。

当东厂舆情司司长赵高把这一切战战兢兢报告王真时,王真还赏了他一个银锭,夸奖他“干得不错”,赵高感叹王公公肚量果然非常人可及。

对此事,朱明复采取与民同乐的态度,只看热闹不表态。

和所有浓烈的事物一样,绯闻往往是短命的,毕竟连一切绯闻的源泉那种行为持续也不长,不是吗。

但一个绯闻群众是会听厌的,但你只要在原来绯闻的基础上把时间地点人物略加改动,它马上又获得了生命,成了大家的新宠,王真的一生里,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绯闻,给群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据说东厂成立后南京的茶肆增加了一半,而当他去世后,南京的茶肆竟然倒闭了一半,那时候茶肆业才念叨王公公的好啊。

令史学家奇怪的是王真在苏河事件后从未查办过那些污蔑他的人,所以后世有人说王真是新闻自由的奠基人,20世纪的新闻界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王真新闻奖”,每年都要表彰一大批苏河那样的杰出人才。

既然事情已经闹大了,作为皇帝还是要有所作为的。

朱明复决定按时间顺序,先查王正义案子再查苏河事件。

他让刑部和东厂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小组,调查著名文人王正义受伤的案子。

虽然王正义声称自己被下毒,但是医生们检查后没有发现中毒迹象,反而找到了壮阳药的痕迹,且王正义的口供遮遮掩掩,前后不一,所以东厂的调查结论定为“饮食不洁导致胀气,胀气入脑从而晕倒”, 刑部的刑侦专家提不出反证,也只好认可这是一件意外事件。

文人集团虽然不敢公开质疑官方结论,但私下里他们早就写了几万首诗词把王真骂得洛阳纸贵了。

从此他们和王真的仇恨就永不可破了。

建文朝绵延数十年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恶斗就这样拉开了华丽沉重的大幕,事情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一个不良少年的恶作剧,或者说是一个恶师的恶报,由此可见教育问题实在是关系国本啊!

很久很久以后,当王真的权势熏天时,朱明复忽然想到这一切很可能都是王真自导自演的,苏河事件,王正义事件,甚至那次夜访柳隐,王真很可能是有意在路上拖住朱明复,故意让朱明复的马车和苏河相遇的。

王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皇帝的信任,他料定皇帝需要培育和文官集团对抗的势力。

童千秋的《建文野闻录》里王真的一篇小传,评价还算公允“王总管名真,建文四年入宫,曾为教谕,颇通文墨,性阴鸷,善伺人喜怒,深得文帝信重,真常以文官之短言与帝左右,久之帝渐惑,遂有东厂之建。十年之后,读书人闻东厂之名而色变,即御边猛将,内阁大臣,亦畏之如虎,人言王真乃“暗首辅”也,然其人也有人所不及之处,处事有谋,临事能断,亦识大体,故能得善终也。”

朱明复看到王真已彻底臭名昭著了,就放心得拨给了东厂大笔经费,批准王真大肆招收外勤人员(东厂密探)。

另一方面为了安抚文官集团,他派人给王老师送了慰问品,慰问品就是几本诗集,王正义本以为皇帝慰问必有厚赐,但看到只有几本诗集后病情又加重了几分。

王正义之后,就该是苏河了。

那个南京第一刀笔吏苏河似乎以为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阴谋家,但纵观古今,横扫中外,一个阴谋家往往会死在另一个更阴的阴谋家手里,毕竟干这一行的是没有底限的啊。

其实王真早就掌握了苏河的犯罪证

状态提示: 第二十二章 王真的事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