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元夜(1/3)
正月十五。
上元佳节。
太阳尚未落山,京城里,自大内禁院到坊间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千门锁开,万街灯明。
通济门外,灯火明亮处,有一座极是气派的府院。朱门之上有一乌木横匾,上有赤金隶体大字——“宋府”。
府院门口热闹非凡,清晰可闻绵绵不绝的丝竹喧嚣声……车轿络绎停驻在宋府大门口。走出来的,皆是身着梁冠赤罗衣的朝廷要员。
也有鲜衣怒马的锦绣公子,
裘马扬扬的彪悍武夫,
大腹便便的富商巨贾……
路过的不知情者不免频频回首,揣测一番:今日上元夜,应天府最繁华的去处莫若御街、秦淮河一带,——这些达官贵人不去御街一带看热闹,都到这里做什么?
细心的人却已发现这座府院与别家的不同:
府院四周皆是贴了“喜喜”字的大红灯笼,红通通的火光照得横匾上赤金的“宋府”二字熠熠夺目。
“喜喜”?——看来,这府上今晚是有婚娶大喜之事了。
可是,寻常婚娶过门之礼不都是在白日里举行的么?
这宋府为何将嫁娶之礼放在了晚上?
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这府第门前,自大门口到遥远的灯火阑珊处,齐整地肃立着两列身穿紫花圆领甲的锦衣卫,蜿蜒向秦淮河方向延伸。
夜幕的璀璨灯火里,那队列之长,一眼也望不到尽头。
本朝开国以来,正月十五这夜,历来解了宵禁,百姓可通宵游灯街逛花市。为何今年竟又多出这么多值夜的锦衣卫来?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宋府里头,此时已宾客满座。堂上欢声笑语不断,丽服家舞曲艺,一个接着一个。
管家站在屏风旁,环顾满堂上下挤挤密密的宾客,脸上是一贯维持的热情恭谨的笑容。心里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么多没有邀请的人,跟约定好了似的,都齐齐到来。如今,堂上座位已添过两次,若还有不请自来的客人,该如何安排坐处?
最要命的是:宋大人特别邀请的祈大将军一向不喜人多,所以此番喜宴,府里便只请了极要紧的客人。——却哪里想得到来了这么多人?!
回头要是宋大人生气,这宋府上上下下的人,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可是,也不能让那些备了厚礼的客人不进门啊!!
饶是正月晚间春寒浓重,管家后背已冒了汗。只咬一咬牙,又吩咐跑堂的,“添座位!再备茶酒!”
满堂宾客哪里知道管家的难处,此时莫不兴高采烈地聊着天,欣赏华丽的歌舞,瞧那兴致,竟比外面游赏灯会的人还高!
有宾客左顾右盼,向旁边的客人小声问,“听说大将军要来,怎么还没到?”
一人立即打开话匣子,“祈大将军和宋大人是朝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宋大人大婚,特别邀请了大将军,大将军肯定是要来的。只不过大将军军务倥偬,晚些时候也是正常的。”此人口中的大将军,便是朝廷正一品宣威大将军,姓祈,名盎,字伯言。
旁边有一人,目光在门口新来的几个年轻人身上一扫,捻须一笑,“你们发现没?今日来的这些客人有什么特别?”
“特别?”众人观察一番,“……朝中要员,京城名流。”
“这是自然,”这人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年轻后辈特别多,看起来个个魁俊好身手……”
“不错!” 一人点头,指着对面一年轻壮实的富家公子,“那一位便是应天府尹秦大人膝下的独子,是上一届的武举人……”
“对对对。” 一人恍然, “我想起来了,你们看,还有门边那个高公子,穿狐裘的那个,是前年的武举人,精于步射和马枪……”
……
周围众人听这一番言语,再仔细看一看堂上诸客,方觉奇怪,诧异问:“这些人大多没得宋大人邀请,却跟约好了似的,来婚礼上头作什么?”
最开始那人一笑, “你们可记得:往年武举考试里,皇上钦定的会试主考官是谁?”
“宣威大将军?你是说……” 众人似乎明白了一些。
“武举考试又快到了!……祈大将军常年征战在外,京城所居日短。这回在安南打了胜仗凯旋,好不容易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又难得肯露面来参加这样的筵席,——明年想参加武举的人怎会错过这个接近的机会?”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
话题自然又转到了这位宣威大将军身上。
“安南凯旋……大将军这回只怕又得加封?”
“那是自然。大将军的父亲定国公在世便和皇上是生死之交。……”
“……听说大将军出生时,皇上和定国公正征战甘肃,消息传来,皇上当即给大将军赐名为盎,便是祈愿□□多良将!”
正是一片啧啧羡慕之声,却有徐徐人声传来:“人都说,晋朝潘安妙姿容,好神情。潘安每出行,便有妇人围观,将手中的果子扔于他,每出行往往果子掷满一车——听说,大将军这回从安南凯旋,也遭遇了类似的尴尬事!”
“哦?”
“大将军年不到三十,便爵抵公侯,官拜大将军!加之一表人才,又尚未婚娶,……听说这回大将军率南征军还朝,方至京效,便被百姓拱围,一时竟至水泄不通。随行的亲兵护卫怒不是,乐不是,大军竟是半天前行不得。”
众人不免议论一番,因又顾忌着妄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