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看重(2/3)
是一个人,简单的活着,享受父母稀薄的爱,给与同等的回报,完全不想与这些人发生纠葛的样子。不过上天既然给了他这么多的磨难,磨砺他的冷静和智慧,好好闯荡一番不好吗?
卷宗写了几件详细的小事,正是这些给公主信心,这会是一个好的助力。
武则天喜用喜欢争权夺利的小人,因为这些人好控制,为了得到更多,会尽心尽力的表现,完成任务。
公主则只喜欢用忠心的人,能真心赤诚以待,才能从她这里拿到更多。
公主似乎是觉得吴胜宇的忠心很容易获得。
卷宗第一件事情是在启蒙学堂的时候。
吴家对子弟的教育还是很看重的,对于不能完成任务定的惩罚也很重,有着父亲庇护的姐姐和其他族弟可以免于惩罚,但是到了吴胜宇身上,铁定是遭到一顿毒打。
从他的族弟口中调查得到的消息,他五岁的时候,常常日夜诵读,抄写课文。不是因为好学,而是因为恐惧。
所有夫子教过的内容,考验的时候,吴胜宇都是族学说的最好的。
但是夫子教学以外,他从不看任何正史文库。
也就是说,他只是很简单的厌恶学堂,但是不得不屈从,他能做的更好,却不愿意努力,用这种倔强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就是在启蒙学堂的时候,夫子问了他们的志向,吴胜宇回答的是,他要做官,光宗耀祖。
可是从他族弟的口供而言,吴胜宇这话言不从心,无论是语气中的愤怒还是对夫子的态度,让五岁的他记到了现在。
第二件事,是他十二岁的时候。
无论大唐还是大周,十二岁就是人们所说看老的时候,他的母亲在十二年遥表关心之后,见了他一面。
他当时是激动的,在与那时还是好友的族兄秉烛夜谈的时候,他说他母亲一定记得他。
族兄只是劝他想开点,人是孤独的。
不过,见面时,少年表现的很局促,不知如何是好,面对母亲的询问时,沉默寡言的少年习惯将一切心事隐藏在心中,最后他得到了一句“不过如此”的评价。
无论是无心之失,还是望子成龙心切,那一刻,他转身就走。从哪以后,再也没有主动看望过母亲一面,没有送过悉心准备的礼物。
他开始认真的做自己,习惯一个人好好的生活,适应孤独与冷漠。
据他的族兄说,他厌恶做官,厌恶父亲要他做的一切事情,甚至厌恶自己。
沈三问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能要求每个父母都能爱护子女,真有存在那些不在乎人伦和血亲的人,很不幸的是,吴胜宇他遇到了,所以他很可怜。
不过,他也不可怜。他放下了一些,没有更可怜的去祈求一份注定分量不足的爱,拖累自己,没有想过感动铁石心肠的人,用冷漠对抗冷漠,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若是自己都不自尊自爱,苛求别人的爱与尊重有什么意思?沈三问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尊严不自爱的人,在父母都不爱的情况下,还有人爱。
如果有,那肯定是那人瞎。
第三件事,才是公主能够下手的关键。
吴胜宇曾经很善良,以为在学堂的良好表现,在族学中,他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存在,是大家敬佩的人。
沈三问觉得他未必是厌恶学习,只是厌恶父亲让他做学习这件事情。可是,在冰冷孤独的府邸,能做什么?只能学习,,了解其他的文化,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为自己增加活命的本钱。
他的族弟们,有问题请教,他都会耐心回答。
直到后来,族学打起了小架。社会中无时无刻都有矛盾,学生中也不例外,为了一句解答问题的先后,其他两家的嫡子打了起来。
都是不服输的性子,一个问题若是不能得到解决,不能带回家,问夫子也不见得能听懂。
大家一向都是从吴胜宇这里求解答的。
这事实在与他无关,除开先来后到的规则,谁说话中听他听谁的,谁说话他能听到听懂,他给谁讲。
可是后来,打架闹到了父亲那里。
两个族弟都不怪他,两个族弟的父亲都不怪他。
可是他的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谣言,以为他卖弄学问,引发族内争执。
自此,除了在他被毒打软禁期间,送来糕点和伤药的族兄,他再也没有帮助过任何人。
解答?
他也会用夫子一样,他们听不懂的语言回应。
就算夫子特意找到他的父亲解释了许多事情,甚至说了很多漂亮话,也没有改变他主见坚硬的心肠。
做好事,既然没有好报,他不想再做了。
不作恶,还不够吗?
甚至父亲的另一顿毒打,也没有换回他的回心转意。
不帮了就是不帮了。
也就是从那一刻,他真正的蜕变成长,成了他心中的自己。
他有两个优点,第一他知恩图报,轻仇者必定寡恩,但是重仇的人未必重恩,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许多人承受恩情的时候,会说许多漂亮话,恨不得掏心窝子证明自己,可是等到别人真的用到的时候,又是另一番光景。仿佛一点锦上添花的小回报就足以还清别人的雪中送炭,稍有为难便是他人挟恩图报。
公主是个真性情的人,他也喜欢真性情的人,吴胜宇这个人对他的口味。
第二个优点是他的冷静,仿佛躲藏在森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