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杀人漫画家消失之谜(2)(1/2)
一开始,老古的叔叔婶婶还想占下老古的便宜,他们有一个儿子,加入了当时县里的“文革小组”,整天一门心思想着争先进,让县里的领导能够看上他,谋得一个公务员的职位。
在得知老古画漫画轻而易举获得县领导赏识之后,叔叔婶婶坐不住了,带着一些小礼物跑来找老古,死皮赖脸一定要让儿子跟着老古“学艺”。
老古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在叔叔婶婶三番五次地恳求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堂弟和老古一样读过几年书,自认为是“高级知识分子”,平日里眼高于顶,让父母来求老古也是他的主意,他想着只要能将老古的绘画技艺学会大半,就可以被县领导另眼相看了。
老古天性淡然,既然堂弟来学习他就倾囊相授,在他看来,自己精力有限只能满足很少一部分人的需求,现在多一个人学会画漫画就多一个人帮他,何乐而不为呢。
但可惜的是,学漫画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堂弟又是个急性子,十天半月之后画的依旧牛头不对马嘴,这个时候他就翻脸了,说老古心术不正,不愿意认真教他。
老古百般解释堂弟始终不听,就觉得这么简单的画自己没有理由学不会,一定是老古故意藏私,不然他这个“高知识分子”不至于花费了半个月时间依旧没有摸到一点门道。
就是泥菩萨都有三分火气,堂弟这样的态度让老古非常气愤,终于硬气了一回,不再教堂弟画漫画。
这下堂弟算是抓到“把柄”了,说果然不出所料,老古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表面上答应父母的请求,实际上是在故意浪费他的时间,让他无法评上“先进”。
回家之后,他更是添油加醋说老古的坏话,让父母以为老古内心一直有怨恨,夫妻俩不免心中生出极大的戒心。
随着老古画的漫画越来越出名,地位也越来越高,县领导甚至有请他出山担任宣传部门一个小领导的想法。
老古问清楚职责,确定只需要每天在县政府张贴的大字报上配上漫画,无需耗费精力管事之后,就答应了。
消息传扬开来,几乎所有人都替老古高兴,只有叔叔婶婶一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寝食难安。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宣传部门权力很大,县城一个普通部门的普通公务员在他们看来都是大官,何况老古是在要害部门担任领导,简直和以前的皇亲国戚无异!
一旦老古心血来潮写上一张批斗夫妻俩的大字报,那一家人的财产性命全都难保。
(“一张大字报可以要一家人的性命”一点都不夸张,在那个年代,如果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不但会家财散尽受到皮肉之苦,甚至连人格都会受到侮辱,比死都难受。)
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先下手为强,抢在老古任命下来之前将他拉下马,免得老古上位之后对他们打击报复。
他们最开始采取的手段,就是写匿名“小字报”。
“小字报”也是六七十年代常用的一种宣传方式,大字报是向大众公开、广而告之,小字报则是揭露某些知名人士的劣迹,就是俗话说的“打小报告”。
在“小字报”里,老古被丑化成为了一个纨绔子弟,从小不学无术,有“资本主义的不正之风”,证据就是他坐吃山空,将父母留下来的家产败了个一干二净。
这个小字报引起了县领导的注意,在当时只要涉及到“资本主义”就是大问题,当然要仔细调查,结果老古的邻居都纷纷站出来证明这是无稽之谈。
调查结果最终证明了老古的清白,不仅如此,还暴露了叔叔婶婶总是借钱借物不还的事实,让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好心的老古在这时候非但没有落井下石,而且还帮助叔叔婶婶说好话,让他们不至于被众人鄙视。
换做其他人,或许会被老古的所作所为感动不再去针对他,但可惜的是老古叔叔婶婶一家子都是心胸狭窄丝毫不懂得感恩的恶人。
在他们看来老古一定是有更大的图谋,因为世界上绝对不可能存在次次都以德报怨的好人!
只有将老古打压得翻不了身,他们才能够高枕无忧!
于是,第二个恶毒的手段接踵而至。
在文革时期,虽然大字报满天飞但言论并不自由,如果你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很可能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比如我们省有一个叫张扬的知识青年,听说了一些科学家如吴有训、钱学森等从海外回到祖国、从事科研的故事后深受感动。
回到cs之后,他根据这些故事写成一篇5000字的小说,名曰《浪花》,之后他又把《浪花》重写,改名《香山叶正红》。
1y县大围山区某生产队插队落户。不久,文革爆发,武斗的枪炮声传遍三湘四水,他躲在生产队的土屋里,继续改写《香山叶正红》。
这时候,有位知青罗孟寅很赞佩张扬的文才,两人相互通信,引为知己。
罗孟寅在给张扬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是多么高兴地看到中国的牛氓利锐笔刺向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吸血鬼”和“寄生虫”,我更指望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真正的猛士举起斧头把那些“林立的偶像”砍倒,或者像鲁迅先生那样铁面无情地揭开那蒙泰尼里人的虚伪面纱。”
“林立的偶像”指文革中的个人崇拜潮,而“林立的”三个字,也可以理解为“林彪搞起来的”;
就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