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走向分析(1/2)
文有点卡,却还是先写了这个剧情相关。
第二卷,现在写到47节了。
按原来大纲设定,没有燕国名将这一卷的。
不过,剧情走的,赵离生气,直接把白起带到了鬼谷子处,所以,原来的六国巡游,跳了。
原来,想让白起在鬼谷子处待上几年的。可是,临淄一行,遇见了乐毅,还收了蒙傲。
于是,白起的心不平静了。忍不住想:“乐毅这小白脸看起来也比我大不多,都成燕国亚卿了,就连蒙傲,也要回秦国当兵了,若是老子在这里学上几年,回去后岂不是还要当他手下。”
“没办法忍!”
“算了,不跟鬼谷子老头学,难道我自己就捉磨不了了?”
立功心切的想要早日回秦,过那种金戈铁马的战场生活。
不过,与鬼谷子一番论政后,白起觉的,想要日后一统天下,就必须弱齐。便很自然的想起了乐毅所说的那番:“静而观之”的话。
没来由的,白起觉的,未来齐国之变,定由燕起。
做为一个心忧天下的未来将军,秦军统帅,白起的心态自然跟只知道混吃等死的小兵不一样。所以,白起遂决定到燕国去看看。
但因为乐毅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也觉的用真名太招摇。所以,白起遂起了个假名秦开。
我了个去,他到燕国去,我很自然的查了下燕昭王,一查不要紧。愕然发现,丫的,秦开,竟然是燕国名将,还是名头很响的那种。
那咋办!
再看看历史时期,愕然发现,秦开混出名的那几年,正好是白起的空窗期。
也就是没有被记载的那几年。
严丝和缝的。
我一直在奇怪,史书上既然说白起是平民出身,怎么会一出场就是左庶长,之前的经历怎么混的。
而且,白起的脑子那么灵活,根本就不像猛将型的。
所以,很自然的设定成身体不够好,但是却很有骨气,好琢磨,人也很聪明的那种。
因为他的豪言壮语,因为乐毅认为将来战齐国,必需与列国共图,而秦国历来与燕国交好,自然不落下。所以,便很看重白起。
第一次交谈过后,乐毅是认同白起的。
而白起到了燕国后,所提的国策,也得到了燕王的认同。
加上燕王太客气了,没有见过王上给下边人行礼的白起,感动了。
转念一想,自己虽然想当将军。但是还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呢,既然燕王这么看重自己:“那么干吗不在燕国混一段时间,水点经验再回秦国呢?”
想了一下,没坏处,白起狠了狠心,压下想早日回到秦国征战六国之心。
成为了秦开。
说出了五年之约。
战国之时,冬季不用兵,是惯例。在这一卷里,白起将打破这一惯例。
事实上,史料记载,这也确实与白起有关。
另外,白起喜欢杀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太注重攻城得失。这一点,前面基本上表达出来了。
之前兵法大家大多强调,穷寇莫追,白起最喜欢干的就是穷寇亦追,打不趴下你绝不罢休。
好吧,我也很喜欢这点。
白起注重野战工事,我也喜欢,毕竟,若是自己统军,兵是自己的,死得多了,接下来的仗怎么打。
这一点,与白起身体有关,要不然的话,开篇几场架,不会写白起那么喜欢用土。
没办法,打不过,不用点心机,怎么混!
今天,黑枫野牛,评论表示,看不懂。
解释一下构思与基本资料:主角白起,出身平民,后为秦国统帅。
刚开始参军之时,白起只是想混个爵位,除了想让家里过的好点以外,也有不让老爹那么看不起他的意思。
很难说这两个念头刚开始哪个更重。
然后,魏冉看出了他的狠辣之意,很欣赏他的这种性格,特许参军。
跟白木的交谈,白起许下了杀敌百万的宏愿。
随行司马赵离,墨家子弟,鬼谷子救过,没怎么教的学生。开阔了白起视野,但是,又不满白起的那种杀心,却还认为白起的思路具有可取性,甚至可能是正确的。
矛盾中,还是把他推荐给了鬼谷子。
白起最终没跟鬼谷子学几天。
主要是我不爽,凭什么天下牛人都得是名师座下的高徒!
自己捉摸,跟农民学种地,跟猎人学打猎,只要好学,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成为一代名将呢?
所以,白起在燕国吹牛b,冒充懂行的。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成为了燕国名将。
这一段剧情,奠定白起的战略思想,战术思路,为他回到秦国成为后来的名将白起,铺路。
当然,这一卷,还不够残酷。
不是不想,是因为燕国秦国国情不同,没有必要杀俘,所以,白起还不够狠,甚至你还可以说他有点人味。
但是,回到秦国就不一样了,攻韩新城,灭韩魏韩军,攻楚都,长平之战,这后来的每一个战争,每一次杀俘,实际上都贯彻了白起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弱六国,为一统天下做最后准备。
并不是为杀而杀,而是不得不杀。
嗯,把自己设想成白起,书应该就方便读了。
现在,我正在这种环境里呢?
想像自己是十六七岁的白起,认为自己将来一定行,可是,脑袋里除了别人给自己灌的一点世界大势,其它的根本就不懂。也不知道别人为什么那么看重自己。
对自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