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遇到恩人获新生(2/2)
来,刘长春一家住在奉天苏家屯辖区一个叫林胜堡的地方,那里是个出产大米的地方。在别人看来这里是个好地方,一年四季净吃细粮,可是对穷人家的人来说恰恰相反。自从刘长春出生到断奶之后,他没吃过几顿大米饭。难道是他父亲不务正业吗?答案是否定的。他父亲不但是个好丈夫,好爸爸,而且还是个相当能干的一家之主,每天起早摸黑在稻田地里忙活,到了秋天打下的稻子就是不够交租子的。他父亲是个刚烈的男人,对此不服气,有时找几个好友一起到地主家讨个说法,难免激怒地主,这就惹下了杀身之祸。在他八岁那年,父亲被地主勾结的东洋鬼子给残害致死,孟玉玲只好带着他艰难度日,在苦海里煎熬。在他十岁那年,地主又逼他去扛活。孟玉玲怕身边这唯一的根苗再走上他父亲那条不归之路,被逼无奈,最后只好带着儿子背井离乡,躲避地主的残酷压迫,几年来一直流落街头,风餐露宿……听说天堂山脚下有一支救国大队,是专门打击地主老财和东洋鬼子的队伍,就指望着儿子能加入到这个组织里去,一方面能有口饭吃,另一方面说不定日后能报上刘家的深仇大恨,好了却自己心里那块心病。就这样,刘长春不但死里逃生,而且从此成了天堂山救国大队里最小的一名队员。
丁小峰和张文礼看着刘长春那张黑黝黝的四方大脸,上面还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配上那对小虎牙着实惹人喜欢;再加上他口齿伶俐,办事机灵,又考虑原先的通讯员小李已经牺牲了,经研究决定,让刘长春在天堂山救国大队队部当通讯员,这样就有了一个跑腿学舌的人了,干什么也就方便了许多。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孟玉玲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天堂山救国大队里顺利成长便喜上眉梢,多年来悬挂在心上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总觉得儿子总算有个着落了,自己不能再给天堂山救国大队带来麻烦了,便产生自己一个人回老家生活的想法。一天,她对丁小峰和张文礼说:“大队长,副大队长,长春这孩子我就交给你们啦!我把这孩子交到你们这样的队伍里,我这个当母亲的一百个放心。你们平时对他要严格要求,让他在杀小鼻子和那些地主老财的时候,多杀死几个那帮吃人不眨眼的畜生,为他冤死的爸爸报仇。我不能长久住在这里,这些天来我在这里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我从心里过意不去呀!我得回老家去……”
恰在这个时候,张迎春给金荣送一碗酸汤子走了过来,赶上了这个场面,没等丁小峰和张文礼开口便抢话道:“大婶,反正你们家里也没什么人了,就到我们家住吧,到时候把小鼻子打垮了之后,给长春娶上个老婆,就在我们三家子安家落户。”
“大侄女,这可不成啊。大侄女,你的好心我领了,你们的救命之恩,我和长春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我老母亲在老家那边,这几年来,我跟长春在外边流浪,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再者说,我带长春出走的时候,也没跟她老人家打招呼,当时怕她老人家知道了以后伤心,更怕被别人知道将这事传到老地主的耳朵里,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呢。现在我和长春的下落,她老人家一点都不知道,相互杳无音信,这样她老人家惦记着我们,我们也惦记着她老人家呀!以前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长春身上了,现在长春在天堂山救国大队这支队伍里挺好的,这样我就放心了,我回去见到老母亲之后,就把这事告诉她老人家,也省得两头挂念。”孟玉玲尽力解释回去的理由。
尽管大家再三劝阻,孟玉玲还是要回去。
无奈,在临别的时候丁小峰说:“大婶,我们实在留不住你了,你把这些钞票拿着,除了路上当盘缠之外,对你今后的生活还能贴补贴补……长春在我们这里你就放心好了,别的我就不说什么了,一路上千万要陪加小心呐!”
孟玉玲掂了掂拿在自己手里的钞票——虽说钞票不多,但是对她而言,活到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未摸过这么多钞票呐!她热泪盈眶地说:“你们放心吧,不用惦记着我。”说到这里,她双眼的视线又落在儿子的脸上,并嘱咐道:“长春呐,你在天堂山救国大队里一定要好好干,不要挂念妈妈……你要记住,这里就是你的家。妈妈盼望你在今后的战场上多杀死一些小鼻子,为你死去的爸爸报仇雪恨……”
刘长春眼含泪水点点头,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默默将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此时,他双眼的视线全部集中在母亲身上,那怕是母亲身上最不引人注意的部位,他也要端详几分钟。母亲也是用同样的目光看着儿子,就像再也见不着面一样依依不舍。
——是啊,这就是人生中母子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面,催人泪下!
在场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不得不偷偷地揩去自己的眼泪。
这母子俩自从这次离别以后,儿子再也没能看见母亲的面容。这次离别,竟然成了永别——这是后话,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