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233南宋撤军(1/2)
如果说岳飞用北伐和秦桧抢功劳,还可以不死的话,那么和秦桧分别支持一个皇子,那么岳飞必须死了。
岳飞和他抢的是未来,有岳大将军支持的建国公,就不那么容易搬到了,至少秦桧会这么认为。他需要
有人说岳飞之死是秦桧替皇帝背锅,是皇帝要杀岳飞,因为皇帝害怕岳飞迎回徽钦二帝,这简直可笑至极。
秦桧为了功名富贵及未来的幸福,必须搞死岳飞,杀岳飞的这个锅高宗皇帝不能替他背啊。
咱们再假设一下,若岳飞真的直捣黄龙凯旋归来,秦桧能活吗?即便能活,他还能富贵吗?
赵构是怕北伐,但他不怕岳飞,不北伐的岳飞有什么可怕的?和秦桧一样,都是老子的臣子,说难听点,你们都是老子豢养的狗,只要听话,我管你是藏獒还是泰迪。
岳飞是要执意北伐,但最后还撤军了,赵构显然能够控制岳飞,他没有必要一定杀岳飞。
赵构能背的锅是不想北伐,他怕把金国逼急了,因为北伐他有两怕。
咱们首先声明,徽宗和钦宗回来也当不了皇帝。当时南宋的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是赵构在相州的班底,这些人不会拥立徽钦二帝。
更铁血一点的说法,高宗可以派人在返回的路上搞死父兄,至于死因,怎么编都可以,前面有项羽搞死义帝,后有朱元璋搞死小明王,这点小伎俩赵构不会不懂。
既然不怕父兄返回,为什么不支持北伐呢?他真正的痛处有两个。
一怕金国以钦宗皇帝取代伪齐刘豫,在长江以北做皇帝,到时候以兄制弟,他就会陷入两难,北伐是不孝不悌,不北伐的话,钦宗就会坐稳江上。
钦宗的皇位合法,又有了自己的班底,赵构的位置就真的悬了。
中国古代讲宗法政治,你赵构的皇位不合法,没有继承诏书。钦宗要是真有血性,南下搞死赵构都有可能。
宗弼在临死的时候,就把这招交给了金熙宗,说:万一南宋强大,就把钦宗立起来。
二怕北伐武将做大,这是高宗皇帝最担心的。钦宗皇帝才能不足,即便做了江北皇帝也有可能不是高宗的对手。
北伐武将不同,万一出了一个桓温,刘裕一样的人物,别说皇位了,他想活都难。
综上所述,各位看官大约也明白了高宗皇帝不想北伐,秦桧想要搞死岳飞的原因了。
咱们转回话题,说说班师的情况吧。
七月十八日,张宪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第一道班师诏送达。
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写了一封奏章反对班师:“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朝廷见岳飞说的慷慨激昂,显然岳飞没能理解高宗的难处。高宗皇帝也懒得和岳飞讲道理。就让命令张俊、杨沂中等人率军回师。
这一招的玄机在于老张和小杨班师了,你岳飞就是孤军深入了,你这个战术不对头啊,既然不对头,老子就有理由让你回来。
二十一日,岳飞共接到了十二道班师金牌。
岳飞终是不能抗命,因为他是忠诚的,但也愤慨泪下,面朝东方拜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岳飞率军南撤,老百姓拦住他的坐骑痛哭失声,诉说:“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
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军民哭声震野。
面对讥讽且哀伤的百姓,岳飞决定留军五日,以便当地百姓南迁,“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说到这里,咱们插一句,所谓的十二道金牌,并不是说岳飞抗拒了十一次,这只是赵构为了防止岳飞对班师打折扣,故而用十二道金牌,以示自己的命令不容违抗。
七月七日赵构发班师诏书,十八日岳飞才收到。
岳飞上《乞止班师扎子》,奏书到达临安是七月二十八日。
岳飞要真想抗旨,有自己的打算的话,可以再等个奏书来回。所以说岳飞抗旨被杀的罪名根本不成立。
宋军准备退兵了,金兵也准备退了。宗弼知道再打下去,自己被岳飞生擒活捉的可能性比较大。
金军出城后,一个书生拉住了完颜宗弼的宝马说:“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
宗弼心说,你少给我装逼,爷没好处给你这穷书生,于是说:“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
这个书生解释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这话的意思是:岳飞能不能自保还难说,怎么可能建功立业
按说书生能说出这番道理,那肯定是饱读圣贤之人,可是做起汉奸来,也不遑多让,孔夫子要你做汉奸了吗?舍生取义你忘了吗?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段话一语中的,真真的切中要害。宗弼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立刻拨转马头回城。
这段话改变中国历史,假如说宗弼真的离开了,那么以后谈判的结局绝对不可能是以长江为界了。
历史不可能假设,在下也无非是概叹罢了。
中国历史总是在最为耀眼的时候被打断,除了深深的无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