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肖邦弹不出的悲伤(1/2)
记得把本网站163x告诉你的朋友哟!转发的更多更新越快,据说分享本网站的最后都找了漂亮的老婆哦!
有的时候,越不怕死,可能就越不会死,赵构这一去,就制造出了半个山花烂漫的大宋。
原本尴尬的钦宗终于有台阶下了,当即便拉着赵构的手说:“等你回来,封你做节度使,太傅。”
为了表示诚意,钦宗皇帝把赵构的母亲韦氏也被进位为贤太妃。
这个月的十四日,赵构就和宰相张邦昌一起出使金国。据说当时十九岁的赵构毫无惧色。张邦昌却是哭的的上不去马。
还是赵构劝慰说:我才十九岁,我都不怕,你都这么一大年纪了,你什么好怕的。
意思就是你都活了这么多年了,什么精彩的事情都享用过了,现在死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哭啥玩意,丢不丢人?
张邦昌被赵构这以数落,也觉得尴尬,这才勉强起行。
就看这表现,赵构明显是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物。
十五日,大宋呈上誓书、地图,称呼“侄大宋皇帝”、“伯大金皇帝”。这个关系还勉强可以理顺,毕竟完颜吴乞买比徽宗皇帝的年龄要大一些,而且你打败了,还想当大哥呀?既然我是徽宗皇帝的大哥,做你大伯也说的过去。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钦宗称吴乞买为伯父,并不是称臣。
中国传统纲常说:“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上,也就是说称臣更丢人,当然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天,金军攻陷阳武,知县事蒋兴祖战死。
其实大宋已经表示出和谈的诚意,也都同意了金国的要求,虽然最终是不可能做不到的,但是至少现在双方都没有违约。毕竟双方对那庞大数字的金银都没有什么概念,或者说都故意没有概念。
在这个时候,金国依旧不依不饶的继续攻击大宋,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还觉得自己的谈判的筹码不够,需要继续打几个胜仗,增加筹码。当时的情况大宋都成了彻底服帖的小肥羊,已经到了底线,还能争取什么呢?第二个原因,就是让士兵们抢劫一下,发一笔小财,毕竟不能白来的嘛。第三,就是裸的蔑视,因为你真的不配让我和你讲原则。
以在下的观点,第三条才是主要原因。
这一天的事情不少,咱们的徽宗皇帝到达镇江,这下真安全了。不过犯贱太多,肯定会有报应的,跑也跑不掉的。
又过了几日,到了这月十八日得时候,
首批赶到京城勤王统制官马忠来到汴梁城附近,金兵抱着围点打援的心态,要给马忠点颜色看看。
双方在顺天门外交战……
这一战的记载不多,但是结果说的很明确,宋军大胜,杀了不少金兵。而且这一战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金兵再也不敢出游骑骚扰百姓了。
接着是范琼率领一万多骑兵亦从京东赶来。小范同志的故事还有,咱们先不说他。
两日后,由著名将领、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领的泾原、秦凤的七千边防军亦来到。
种将军为了给金国制造心理压力,散布留言说:领兵百万前来。
之后其他各地勤王援兵纷纷到来,兵力总数达到二十多万。
此时宋军在兵力总数和声势上均压倒金军,金军一看势头不好,只好北撤退守牟驼岗,开封城也暂时得到解围。
李纲见局势已经可以把握,便对钦宗皇帝说:“金国这帮野蛮之辈,贪婪成性,我们是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胃口的,只能一战。现在金国士兵只有六万人,我们这边已经聚集了勤王之师二十多万,而且金国是孤军深入,如果我抢占黄河渡口,断绝金兵的粮道,分兵收复开封以北的各州县,同时对金兵大营进行围而不打,就如同当年周亚夫围困七队一样,等到金兵弹尽粮绝以后,逼迫他们交还誓书,归还三镇,然后放金兵北撤。等到他们过黄河的时候,我们乘他们半渡而击之,这是万无一失,必胜的策略。”
这个计策是真的不错,但是在下认却认为这个计策不太可行。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稀饭吃了不顶饿。金国当时不仅仅只有这开封城下的军队,所以无论是抢占黄河渡口,还是收复汴梁以北的城池,以当时宋兵的战斗能力来说,这个活都有点难。
如果按照李纲的预想,金兵过黄河的时候半渡击之,你这就是让两国彻底崩了,就不想后患了?现在的大宋朝是打不过金兵的!
在下认为最好办法应该是像李纲第一次的建议一样,以和议佐攻占,用“拖”字诀把金国给拖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在谈和,两国才能真正罢兵。
插几句个人对这段历史认知。在下从来都不认为汉族人的战斗力弱,否则就没有汉武帝和明成祖的北伐大业。在下认为汉人只是在某些时刻战斗力不强,一旦需要的战斗时候,汉人的战斗力会很快提高起来。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出于蓄力时期,老李的计策看似很好,但实现起来太难,不信您接着往下看。
不管在下怎么看,钦宗皇帝是同意了李纲的意见,对金人采取的强硬态度,而且马忠那场胜仗给钦宗很大底气,觉得不应该在一棵树吊死,应该多换几棵树试一试,于是这边就开始谋划和金国硬碰硬的来一家伙。
只能说钦宗硬的不是时候,而且李纲可真没有说要和金国在汴梁城下掰手腕。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