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吕雉来了(1/2)
深更半夜,忙碌了许久的刘季刚刚睡熟,鼾声如雷。
张良手里拿着一份情报火急火燎的跑到了刘季的窗外,“大王,微臣有要事求见。”
鼾声依旧……
张良想了想又道,“大王!有紧急军情,项羽要两面夹击函谷关了!马上就要打到咸阳了!”
鼾声依旧如雷……
张良一咬牙,“大王,夫人吕雉来了。”
“啊!不是说要明日才能到吗?”刘季瞬间坐了起来。
张良嘴角狠抽一下,“大王,夫人是明日到不假,但是函谷关那边已经危急了。”
刘季松了口气,“不是已经派了援兵过去吗?何来危急?”
张良又道,“项羽先于咱们的援兵到达函谷关,而且函谷关外的楚军这几日一直在通过水路向关内运兵,大概已经超过两万之数了,两面夹击函谷关之势已成,破关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刘季大急,“那可如何是好啊?若是让项羽主力入关,关中危矣啊,寡人这个关中王还坐不坐得住?”
“主公莫慌,那子婴的计策本就是下下之策,如今不成,反而更好。”张良微微一笑。
实际上,张良并不赞成增兵函谷关拒项羽主力于关外这个计策。
当日刘季和子婴定计之时,张良正忙于约法三章的事,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
大不了将子婴、陈贺和孔藂当成弃子,杀掉他们抵罪就可以堵住天下人之口了。
结果后续的发展,要比张良担忧的好上不少,非但项羽迅速撤往函谷关没给陈贺支援的机会,陈孔二将也是很知轻重,并没有自作主张与项羽开战,否则事情就难办了。
因为项羽的主力虽然被挡在函谷关外,但是水路还是畅通的,既然能把项羽的三千兵马运进来,自然也可以运更多,无非就是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罢了。
故此,即便是要据守函谷关拖延项羽主力入关的时间,也不能直接发援兵去函谷关,除非是有后续歼灭项羽所部的计划,比如强占渡口,封锁河道,或者直接全军出动碾压项羽。
但问题是现在并非与项羽明着撕破脸的最佳时机,此时无故攻打项羽很可能会彻底失信于天下。
在入关水路没有封堵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一战灭杀项羽,后果可能会极其严重,项羽逃脱之后必然发兵攻打括楚怀王芈心都得举双手赞成,谁让刘季无故挑起战争呢?
真要想打,也得先争取天下大半诸侯的支持才能打,需要等待或者创造项羽失信于天下的机会才行。
但眼下显然还不是时候,而且刘季这边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巩固关中的统治,收买人心把关中王之位坐稳。
至于项羽的主力入不入关中,这事其实并非很难解决,只要刘季能坐实了关中王之位,利用天下舆论压力逼迫项羽退出关中很难吗?
不一定非要动刀动枪嘛,略施小计便可不战而驱人之兵,特别是针对项羽这样高傲的贵族。
退一万步讲,哪怕项羽这次真的拉下脸来,不管不顾的赖在关中不走了,也会因此在天下诸侯的心中落下不好的印象,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利于刘季的。
项羽站在高处绝不可能一直不犯错,一旦犯错就会被无限放大,届时联合各路诸侯一起围剿,项羽再强又岂是整个天下的对手呢?
从以往项羽做事的风格来看,项羽是一个非常遵守规矩的人,同时也非常在乎天下人对他的看法,这样的人看似强大,实则不难对付,反倒是刘季那种不讲规则不重情义不把自尊当回事的人更难战胜。
张良现在有十足的把握帮助刘季坐稳关中王之位,只要抓住了关中王之约这个大道理,再以天下人的看法逼迫,项羽若是还想做一个守规矩的人,刘季就是安全的。
当项羽最强大的武力被道德束缚,项羽还剩下什么呢?
刘季自然不知道张良心中所想,但是他相信张良的本事,“军师,你说子婴的计策是下下策,那上上策当如何?如今这个下下策要失败了,军师又有何解呢?”
张良正色道,“上上策就是抓紧时间收买关中人心,尽取汉中、陇西、巴蜀之地,项羽主力愿意入关,那就让他们入。
因为咱们根本没有道理拒绝项羽主力入关啊,你现在还不是正式的关中王呢,需要得到楚怀王芈心和天下诸侯的认可才是。
而且把项羽逼急了,他可以不走函谷关,全走水路运兵,别忘了项羽现在已经运过来两万多兵马了。
派兵据守函谷关除了激怒项羽之外,大概也就能拖延一些项羽入关的时间罢了,别无他用,你说是不是下下策?
如今大王要还想继续用这个下下策也不是不行,那就是即刻集合全军赶赴函谷关,同时断绝水路,正面与项羽开战,将整个天下赌在这一战上,灭杀项羽后据守关中,修养生息待日后实力强大后杀出关外,一统天下。
若是不小心让项羽逃走了,大王将面临的就是项羽带着天下诸侯百万大军杀入关中,届时大王就是再跪地求饶也无半点用处。赌是不赌,大王自己决定吧。”
刘季傻眼,为何自己当时觉得子婴的计策好有道理?现在听了子房的话,却感觉那计策就是一坨屎呢?
“呃,这如何能赌啊,那项羽以善战闻名,以少胜多犹如家常便饭一般啊。只是军师的上上策本王也有些怕啊,万一项羽入关之后用武力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