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红白喜轿(2/2)
“年锦所言极是,林奇也觉得如此甚好。”
文玉思虑再三,微微颔首。
夜幕低垂,晚风习习,杨青越回到家官服还未换下就被杨年锦匆匆带到堂室商议政策。
“听得这一言,确是现下唯一相关吴院的线索了,我手头还有些余案尚未处理,我命人备好盘缠行装,你们先行离去,等案情一结,我随后赶到。林奇,务必保护好年锦和文玉姑娘。”
晨光熹微,杨青越送别杨年锦一行等人,便步往衙门。
颠簸数日,石牌刻写的“陆黔村”三个大字让头晕目眩的杨年锦喜上眉梢。
“终于到了!亏得文玉姐的药丸我才得以坚持那么久,再多半里路,我这翻江倒海的胃可就真的撑不住了!出趟远门着实不易,着实不易啊。”
进村后,周遭一路房屋不蔽风雨,平民百姓短褐不完,街角疙瘩里里外外,从老到小一地乞丐,三两娃娃唤着娘亲坐地啼哭。
杨年锦悲愤之情油然生起。
“名单上那些官员,假公济私,手握那么多金银珠宝不施放,却舍得祸害年轻姑娘。任百姓贫穷潦倒,坐视不理,真是天理难容,甚为过分!”
文玉不语,从马车上拿出干粮分发百姓,林奇,杨年锦接连帮忙。
“红芷在此叩首恩谢哥哥姐姐的救命之恩及对我村的救济之恩。若哥哥姐姐不嫌弃,前面不远处方是小女住所,寒舍虽陋,却可歇脚。”
距离红芷屋舍还有百米,她便泪眼婆娑,扬声唤起娘亲。
屋主闻声,放下手中针线,疾步迎来。
面前女子一身素色粗麻布衣,仪容苍白憔悴,瘦骨伶仃,见到红芷一刻,潸然泪下,凝噎半晌。
“红红…红…红芷!我…我的女儿!”
两人抱头痛哭,一阵煽情。
此情此景,杨年锦眼眶红润,忆起儿时回忆。
正逢元宵时节,南云街上人山人海,无比喧闹。无数彩灯下,一个音急女声在人潮中来回悬荡。
“锦儿!锦儿!你在哪儿?锦儿!”
一个长相颇为灵秀乖巧的女童站在女子身后,抓其裙衫一角,仰着颗小脑壳奶声奶气一口一句娘亲。
“锦儿,我的宝贝女儿!方才人群中都怪娘亲没牵紧你的小手,这才把你弄丢,与你走散,真的对不起。”
“不怪娘亲,是锦儿见那些灯谜有趣,才自行松开了娘亲的手,娘亲莫要伤心了,往后锦儿不会偷偷乱跑,让您担心。诺,娘亲您看,这是我在南云布坊猜灯谜赢得的蝴蝶耳坠,我把她送给娘亲。”
女子接过礼物,小年锦蹙眉低首,不停拨弄自己两手,任由两只圆圆肉肉的食指指尖相互抵触。
“唔…还差一题我就可以拿下冠首赢一支凤簪,那只簪子颜色焕彩极为好看,甚是般配娘亲的貌美姿容!可惜哥哥被爹爹唤去通读案卷,女儿又太过愚笨,未能把它赢回来送给娘亲。”
女子嘴角上扬,酒窝清晰可见,俯身将小年锦抱起。
“小傻瓜,青越在这儿指不定都不如你呢。我的锦儿可是全离崖最聪明的女孩子,娘亲甚感欣慰!锦儿若真是欢喜那凤簪,娘亲这就去赢回来送给锦儿,可好?”
小年锦纤长卷翘的睫毛随着一双浓眉大眼一张一合,喜逐颜开。这一笑,嘴角梨涡也丝毫不藏,肉嘟嘟的小脸灿烂如花。
杨年锦被杨青越一声轻唤拉回现实。
“锦儿可是想念娘亲了?”
杨年锦咬紧双唇,哽咽落泪,轻轻点头。
“别怕,哥哥在。”
回到屋中,红芷向其母亲讲述了自己一行经历,红姨起身,手侧腰间,正想下跪叩谢,便被文玉及时拦住缓缓扶回凳椅。
“红芷还在襁褓时,其父便带病离世,剩下我们娘两儿相依为命。红芷被掳去的这三月来,我没日没夜外出寻女,都杳无音讯。我万念俱灰,准备白发人送黑发人,打算顺好红芷后事后自行了断。今日得以再见小女,恩情无以为报,只愿倾我所有,协助几位恩公查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