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唐之略伐天下》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大唐之略伐天下 () >> 玄武门之变解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147377/

玄武门之变解析(2/3)

p>

李世民的能力足以让关东群豪们折服,他们更坚信追随李世民前景远大,因此天策府一时谋臣如云,猛将如虎。

若想强行用武力解决掉天策府实力,便意味着大唐朝廷的空前动荡,若不能成功斩首,而让李世民及其党羽逃出长安成外,唐朝江山分崩离析,再打一场大规模内战,而各方群雄趁势而起,亦非危言耸听。

从开国君主与李唐皇族族长的双重立场,从李渊的角度设身处地,确实很难下定这个决心。

毕竟这等于要一次性大清洗大半个唐朝开国功臣集团,这是连后世朱元璋都未必能成功做得到的。看看老朱对明初功臣集团是怎么分化瓦解、依次打击,循序渐进历时数十年,才大算功告成。

何况当时天下刚平,人心未定,突厥年年寇边,李渊甚至一度打算放弃关中,迁都襄阳,此时开启内战,其巨大代价李渊承受不起。

到了此时双方都早已是骑虎难下,不解决掉天策府这个畸形怪胎,唐朝政府的政治体制的正规化就根本无从谈起;而对天策府的任何削权行为,都必然遭致李世民集团的剧烈反弹,让朝局更加动荡。

李世民竟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从其短短数日后便接管中枢,没有大的反弹可知,天策府势力之大到了什么程度,之前的一时隐忍,也不过是其策略与假象罢了。一如他在沙场中对决宋金刚、刘黑闼这些劲敌,所惯用的“避实击虚”兵法。

天策上将或许玩政治玩不过老谋深算的老爹,可是当他将卓越的兵法化用到政争中时,李渊便万不能敌了。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以牺牲李渊的权柄与自由、及其二子十孙,几千将士性命为代价,避免了一场规模更大、程度更激烈的内战。让天策府集团整合到唐朝政府中枢,对李唐社稷、天下百姓而言,亦算得上不幸之万幸了。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对决,若当真演绎起来,其精彩程度岂是如清代康熙诸子夺嫡那般的儿戏程度可比的?

三、李世民对相关历史的篡改真相。

李世民篡改玄武门事变相关史料,可为青史定论,却绝不是因为那个他询问起居注被阻止的记载。以当时皇权远比秦汉更高的集中程度,他若是真不想让这个记载传下来,自然就不会传下来,显然这是被当成大唐太宗皇帝的纳谏美德之一而记述的。

断定李世民必定改史,是因为他和李唐官方史官宣布的“玄武门事件真相”,稍一分析就知道纯粹是侮辱后人智商的产品:

【俄而突厥寇边,太子荐元吉北讨,欲因其兵作乱。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劝秦王先图之。王乃密奏建成等与后宫乱,因曰:“臣无负兄弟,今乃欲杀臣,是为世充、建德复仇。使臣死,虽地下,愧见诸贼。”帝大惊,报曰:“旦日当穷治,而必早参。”张婕妤驰语建成,乃召元吉谋,曰:“请勒宫甲,托疾不朝。”建成曰:“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繇知?”迟明,乘马至玄武门,秦王先至,以勇士九人自卫。时帝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入。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遽反走,秦王随呼之,元吉引弓欲射,不能彀者三。秦王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敬德追杀之。俄而东宫、齐府兵三千攻玄武门,闭不得入。接战久之,矢及殿屋。王左右数百骑至,合击之,众遂溃。帝谓裴寂等曰:“事今奈何?”萧瑀、陈叔达曰:“臣闻内外无限,父子不亲,失而弗断,反蒙其乱。建成、元吉自草昧以来,未始与谋,既立,又无功德,疑贰相济,为萧墙忧。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立为太子,付军国大务,陛下释重负矣。”帝曰:“此吾志也!”乃召秦王至,尉抚之曰:“朕几有投杼之惑。”秦王号泣不能止。建成死年三十八。长子承宗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陆王,承德河东王,承训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义巨鹿王,皆坐诛。诏除建成、元吉属籍。】

李世民在官方版唐史中,诉说自己是如何被逼无奈,自卫反击,包括所谓“毒酒不死”事件。而对此类记载的看法是,一个字都别信就好。

这至多只能勉强解释,李渊改立李世民为太子。而完全解释不了一个若还能操控大局掌握禁军与中枢的开国之君、实权皇帝,居然就这么屈服于逆子、选择让位了。

是日政变关键不在玄武门,而在皇宫大内;不在李建成,而在李渊。李世民作乱时,目标不止是弑兄逼宫,而是弑父夺位;

(李世民+天策府)vs(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大唐中枢政事堂)

李世民此次成败关键,在于就他以斩首战术挟制了李渊,他老子不是史书和相关影视小说里的窝囊老好人,而是大一统王朝众得天下最速的开国之君。

英雄一世的李渊,临老居然会千古艰难唯一死,让李世民省去了一番说服天下的周折与整合中枢的血腥。堂堂开国皇帝居然能忍下两子十孙惨死、自己被逼宫的奇耻大辱,想来也在李世民及其同党的意料之外。难怪李世民事后竟会喜极而泣,抱着李渊肉麻表演一番。

当然,若解释成李渊出于王朝建立者与家长族长的立场,选择了顾全大局妥协,而不是为帝王尊严去鱼死网破,亦无不可,也可以因此对他略加赞美。

史料篡改的关键,正在于将李世民的对手从李渊变成了李建成李元吉,关键点放在

状态提示: 玄武门之变解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