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印度(1/3)
印度的历史充满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经历,是一个接着一个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①】
大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有一支说着“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伊朗高原进入印度次大陆,征服了印度次大陆当地民众,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国家,并且创建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是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在印度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 又称「贱民」或「达利特」,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他们是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种姓制度世袭,不易更改,在印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这样入侵者用种姓制度就牢牢把印度次大陆土著民族变成世世代代无法反抗的奴隶,而这些外来入侵民族则摇身一变成了印度世袭的上层贵族。
之后入侵印度的民族也有很多,其中有些是起源于中国北方大漠或者西域的少数民族,有些是被古代中国打跑了或灭掉残部的游牧民族,到印度次大陆后征服了当地人,建立起各自的帝国,这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民族,如塞种人、匈奴人、鲜卑人、月氏人、突厥人、蒙古人,都入侵过或统治过印度。与中国不同,印度历史上很少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组成。最后印度半岛的统一某种程度上还要感谢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次大陆几百年来的统治,把这些大大小小城邦小国捏合在一起,实现了真正印度半岛的统一。即使现行印度政治结构下,地方邦也拥有很大的权力,有点联邦制国家的意思,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撇开中央搞自己的政策。正因为几千年历史中印度总是逆来顺受,被奴役、当奴隶,一次又一次被异族奴役,很少反抗,非常消极的存在,变化不大,对世界文明贡献也不是很高,所以马克思才认为“印度没有自己的历史”。
几千年来,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不断接受异族文化的挑战,但最后都能将外来文化融化,即使是被迫的融合,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印度没有记载正史的习惯,不像中国有《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编史。印度的历史如同讲故事一般,有的历史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其中真伪,如《诸王世纪》和《大史》。反而有关于印度次大陆的一些详实历史都是被外国人记载,如来自于中国唐朝的和尚玄奘的《大唐西游记》(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前段时间印度考古人员根据玄奘书中的记述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还有像是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所著的《亚历山大远征记》等。
甚至连印度的法定货币卢比上都印有17种文字:印度宪法规定了印地语和英语是官方语言,此外还有15种法定语言,因此就有了印有17种文字的印度钞票!另外印地语只是印度第一官方语言(远不如汉语普通话在中国的地位),但并不通行于全国,结果英语这种前殖民地语言在全印度的通用性要远超过印地语。
印度人的姓名比较复杂,像西印度人,一般先说本人名,再说父亲名,最后才是姓;南印度人则把地名和姓名连在一起,使人从名字就可以直接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通常印度人的名在前,姓在后,如弗罗兹?甘地,“弗罗兹”是名,“甘地”是姓。锡克教男子多在名字上加“辛格”(狮子),女子多在名后加“考尔”(美女)。对尊长,人们用“古鲁”称呼,意是“老师”、“长者”,对大人物用“圣雄”尊称,如圣雄甘地,“巴尔”意为“先生”、“老爷”。称呼印度男人,只称呼姓,不称呼名,而对妇女则只称呼名,而不称呼姓,因为女子结婚后随丈夫姓。在印度夫妻之间不能直呼姓名,但这不像中国所称“孩子他爹”、“老公”、“老婆”的替代,因为我们直接叫名字也可以。但是在印度是完全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但是两口子不能相互叫名字,在平时问题尚不大,如果在要紧的时候,麻烦就多了,比方说一对夫妻到火车站乘车,临上车前两人走失了,而火车票在丈夫身上,妻子着急地到播音室请求播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