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触即发(1/2)
承天台上,浑厚清亮的钟声缓缓响起。程九序放下手中的文稿,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而此时一高一矮两个少年踏着钟声乖巧地溜进人群,惹来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但当看到来人是舒觉时,便立即把头扭了回去,生怕惹什么麻烦上身。
而顶层之上,数道目光也投向了引起骚动的二人。
“这就是那个论道第一的少年么,倒是长得一副好皮囊。”
“不知道他有没有资格拿回他的东西,要是拿回去,那群老东西可就丢人喽!”
“就是这小子吗?倒要看看他有几斤几两。”…………
私语声窃窃响起,几道高高在上的身影向彼此靠拢,交头接耳。好不容易换上一身青衣的少年却浑然不觉,四处张望,像是要找什么东西的样子。当他的目光与不远处一个纤细而清丽的女子交会时,一抹欣喜浮现在少年的脸上。
然后他开心地向那个方向用力地挥了挥手。
黎嫣未捂住嘴,偷偷地笑了起来。
…………
一向清静安宁的溧阳学宫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八项比试中,礼试最先开始,各院派出的数十名学子在溧阳宫知礼殿展开了对决。礼试分为“谈”和“践”,前者考验的是学子们对于礼的认识与思考,后者则分别考参试者对古礼和新礼的了解。在不认同礼治的人眼中,所谓的礼道无非是繁文缛节,甚至在燕云刚刚建立之初,礼治险些被从各大学宫、书院中废除。但就在那时,燕云出现了一位大人物,儒家的薛谓,他与燕云的开国皇帝苏答密谈一夜,第二天宣布就职燕云的大司礼,成为燕云朝堂中枢五人之一。之后,薛谓穷其一生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使新生的燕云呈现出“庙堂江湖,融睦识礼”的大国形象。
薛谓的努力,也使得礼制成为燕云乃至三国的重要着力点。儒家内也出现了“礼”之一道的儒生,他们奉薛谓为“礼贤”,位列儒家五位先贤之一。但是,各方乃至儒家内部有不少人质疑礼制是否已经变成一种束缚。
礼试之后,是在焦梧坊举行的乐试。乐试最先也由薛谓提倡,主要目的是辅助礼试。后来的乐试便不再仅限于辅助制度的“礼乐”,是加入了愉悦身心的目的。乐试也是儒家少有的允许女子参加的一个科目。乐试分为声、理、器三项,吸引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治试在中浑阁举行,这是诸国使者最为重视的一科。所谓治,便是治国理政,服化万民。从一乡一县,到一郡一州,最后到一国。从治试之中,无疑将走出将来各国的执政官员,当朝权贵,因此治试是学子扬名的大好机会。治试有考验对前贤经典著作的理解,也有对历史上著名理政者的分析,而其中还有一项便是以一县为考题,让学子进行模拟规划,甚至于还会以当下实际的现象为题。治试的考官中也必定会有三位是来自各国的官员。
书、文二试,分别考学子的书法及行文。后秦的浩然宗以符箓见长,格外偏好书试出众的人才。各国的礼监也会从文试的佼佼者中挑选文学士。射试的开创,则是为各国军旅提供杰出人才。射试种类繁多,初创时以古礼为主,主张稳而无两,后来逐渐向实用靠拢。这三试都是学宫最初设立时的基础科目。与这三科截然不同的是弈试,燕云先皇好弈棋,弈道自此兴起,传遍古界,后又经诸位大棋手修订规则,最终确立了当今的弈道。各国都设有方寸阁,搜罗天下的杰出棋手打谱、练棋。除此之外,弈道兴起后,天底下又冒出了一批以弈证道的修行者,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曾经革新棋制,开创新棋道的东越国手邱率真,以及如今周游古界,遍寻敌手的弈道天才贺无为。
而与其他七试相比,道试则格外令人瞩目。甚至于与道试相比,其他几科可以算是旁枝末节,小术耳。
毕竟这天下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渴望,而最能实现他们渴望的,无疑是力量。
道,就是他们追求的答案,追求的力量。
…………
舒觉和黎星目在学宫中一阵闲逛,倒是亲眼见证了几位天才的诞生,当然也不乏老熟人报了别的科目,并且表现不俗。像是黎嫣未,身为溧阳十二锦之一,在乐试中表现亮眼,估计中选十拿九稳,再像贺晚归,在治和文两项上都收获了不少外人的称赞,也出了不少风头。
紧接着,道比将至。
五院共五十人齐聚承天台,静静等候。参试者来自各院,由夫子推荐,之后自行挑战、淘汰,最后站在这里。其中实力强劲的如端木樵,舒觉,压根没人挑战,而一些“软柿子”,像是年纪偏小资历甚浅的许玥,倒是经历了一番苦战,险而又险地挤进了东院前十。
承天台上,一阵喧哗。
“不知道道比将以什么形式进行啊!”一个远道而来的观礼者有些激动地说道,却引来周围的一片嗤笑,反而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好心的学子开口说道:“这位客人是第一次观礼溧阳道比吧?道试的初选虽说在承天台进行,可是场地可不是这里,所谓的形式也是长久未变。承天台只是一个入口,也是一个投影台,而真正的道试场地其实是承天台上的那颗骊珠。”
顺着那名学子手指的方向,观礼者看到了一颗漆黑的圆珠,镶嵌在承天台中央,毫不起眼。
“骊珠,被称为天下三大奇物之一,据说是当年席青成先生从东海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