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赵季陵的选择(1/2)
“有道理。”杨志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很显然,赵季陵的看法正确,不管张孝纯对于自己是什么态度,但是对于大宋的忠诚不是假的,不会是长期的憋屈摧毁了他的信念?杨志绝对不会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分析着说:“我们的消息不够全面,从张孝纯背叛郓王来看,应该有个上面的人开了口,已经属于我们管不到的地方。
赵季陵笑了,杨志谨慎的名声不是假的,其实说穿了不外乎三个人,康王赵构,景王赵杞,还有被金人关在幽州的钦宗赵桓;在赵季陵心中,最有可能的是赵桓,毕竟现在赵楷如日中天,赵构、赵杞并不占优势,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张孝纯都没有改换门庭的需要。
只有赵桓,别看他是个阶下之囚,毕竟当太子那么多年,还做过几年皇帝;如果在金人的威逼利诱下做出什么举动,还真的能逼迫张孝纯这样的人。赵缨络无所谓地笑笑说道:“张孝纯的选择是错误的,你们想过没有,一旦宋金真正达成协议,我们要这些人全部回来,金人是不是会答应?”
“形势没那么好。”杨志一听,就知道赵缨络把赵楷路看得太顺了,现在只不过金国还没有缓过气来,定北军哪怕有云中之战,其实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压力;杨志解释道:“就算金国不南下,他再扶持一个像张邦昌那样的政权呢?”
赵缨络和赵季陵都是一愣,两人身为皇族,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外姓的人,反倒是被擒的赵桓和自称是赵世居后人的不错和尚立即闪入两人脑海;要是金人让这两个人建国,大宋还真的不能不理会,为了一个正统的概念,大宋就不得不撕毁宋金协议,考虑出兵北伐。
杨志看两人沉默良久,这才叹气道:“之所以圣上一再催促灭夏,我虽然因为种种困难不情愿,却一次又一次地强行出兵,就是因为金国可以有这样的一步棋走。宋金协议以后,对河北的义军不再支持,我估计不出一年,各路义军便会烟消云散,到时候河北、山东政局稳定,难免会出幺蛾子;我不看好康王与张浚,就是他们对这点根本没感觉。”
原来如此,赵缨络感觉有点可笑,政治这东西,看上去简单,谁知道里面的水太深,难怪一个个都是如履薄冰的架势;赵季陵在一天之内就得到了这么多的消息,终于下了一个对他来说很不容易的决定,缓缓道:“杨帅,我不打算回杭州了。”
赵季陵和杨志说这样的话,自然没有考虑杨志权限不到的地方,杨志问赵季陵:“赵大人准备留在陕西,不知道有什么打算?”
赵季陵急忙站起来躬身答道:“一切单凭公主和杨帅安排。”
赵季陵不是官场上的菜鸟,自然晓得把赵缨络拖进来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是身为宗室子弟,忌惮赵楷日后知道,赵季陵又不得不这么说;赵缨络立即笑道:“赵季陵,你这样说,传出去会让人以为我插书屋
知道赵缨络是在开玩笑,杨志笑着说道:“别当真,季陵只是觉得是自家人,需要客气一番。季陵,现在有两个位置,你可以自己看着挑选,一个是置抚司的机宜主管,一个是渭州判官。”
杨志终究没胆子让赵季陵去边城,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出事,赵季陵一个人是小,要是影响到战局那就得不偿失了。置抚司的机宜主管说穿了就是专门负责公文的官员,最主要的嘴稳,不轻易对外面泄露看到听到的东西;渭州判官则是一个试探,看赵季陵是不是有做一番大事的雄心。
赵季陵暗自庆幸,杨志还是爱屋及乌的,看着赵缨络的面子,对于自己的安排是早就有考虑的的;赵季陵还没有打算投入杨志的门下,想了想说:“下官愿意去渭州。”
对于杨志来说,赵季陵并不是什么不可缺的人才,只要这件事赵楷赵缨络兄妹认为没问题,杨志也没有放在心上;杨志关系的还是秦凤路,考虑再三,决定调朱武为秦凤路经略使,种冽为渭州知州,赵季陵为渭州判官。
赵楷看样子对河东很紧张,第二天就把杨志喊到行营,两人很快对任命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只是调去河东的战马增加为三千五百匹。行文一下,赵楷立即催促所有人赴任,陕西置抚司瞬间忙碌了起来。
种彬来到置抚司是左右为难,其实都不用去自己观察,置抚司里里外外对他的眼光都是异样的,那是一种看不起的眼光;种彬拦住了身后要暴走的卫士,一路朝杨志的办事房走去。其实在接到郭妃转来的令符时,种彬就知道自己无从选择,他和杨志的私人关系再好,也不能拿一个家族去赌。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赵楷与杨志和好了,不管私下里怎么想,表面上赵楷对杨志的信任更胜从前;但是种家已经表明了立场,种彬也不是反复的小人,这次调去河东,种彬明白,四叔种师闵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郓王赵楷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日后能替代四叔的作用。
“种彬,去见过郓王了。”杨志得到通报,还是迎到菱面的台阶上,一脸灿烂的笑容:“虽说吕颐浩压制了叛乱,但是汾阳那边很多人的心还是不服的,你和吕颐浩要考虑一下,如何获取证据,消除张家的影响。”
张家的影响,种彬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郓王赵楷和自己说话的时候模拟两可,还要自己来和杨志谈谈;原来最了解赵楷的人还是杨志,自己这些人对于很多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张家在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