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七章 草原的风-出兵(1/2)
这“乌云”几乎紧贴着地面快速地扑面而来。在那“乌云”里面,反射着兴许光亮,紧接着脚下的大地在颤抖,多斯拉克少年双脚也随着颤抖起来,他们的小脸变得惨白多斯拉克少年们明白过来:那根本不是乌云,而是成千上万的骑兵。
多斯拉克海的草原之上,辽阔碧蓝色天空下,蒙古骑兵形成的铁流,雷霆万钧一般,逆着风迎面扑来。大地在颤抖,如雷的铁蹄声让人心潮澎湃,等到接近时,那高举如林的长qiāng和黑色铁甲,向多斯拉克海的所有人发出死亡的讯息。
二名多斯拉克少年在蒙古人的营地内过了一夜,第二天少年们跟随着蒙古骑兵们回到了他们的“卡拉萨”,他们的家。
在这个数千人的“卡拉萨”营地内,战火已经平息,幸存的人们在打扫着战场,掩埋尸体,扑灭火焰,清理物资……
他们“寇”的尸体被挂在一棵树上,如同在狩猎季节风干的猎物一样。他的喉咙上,胸腹间还插着几支箭,他双眼仍然上翻着,似乎在瞪着所有来此“瞻仰”的人。在树下,那些忠心的多斯拉克战士的头颅垒成几座小山。两名少年看在眼里,被吓了一跳,“寇”可是最勇猛的战士啊。
多斯拉克少年被蒙古人放走了,他们惊慌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家人,在漫长而焦急的寻找只能,他们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父母兄弟,所幸全都安然无恙,父母抱住惊慌的少年,安慰着他们。
在远处,更多的蒙古骑兵队伍呼啸而过,奔向前方。
在营地被收拾干净后,很快的这些多斯拉克人被蒙古人驱赶着上路,连同他们的牲畜。
这些人被蒙古骑兵们带着向北前行,行了数日,来到一片星罗棋布的湖区,。湖泊的四周是荒凉单调的碎石滩,这些湖泊大多数都是由发源于白山的众多小河汇聚而成,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树林夹杂在中间。
在这些湖泊稍远一点的地方,是一片广阔的草场,
这里上万顶毡帐呈现在他们的面前,数不尽的牛羊、马匹在四周游荡觅食,执刀挽弓的蒙古士兵穿梭其间。还有远道而来的信使,骑着快马将四面八方的消息送达此处。
在毡帐群的wài wéi,那些战败被带来充当着劳役奴隶的多斯拉克人,他们被重新分组,放牧着牲畜群,宰杀牛羊,或是准备着各种物质、或是将废铁熔化成铁水,并将其锻造成各种杀人的兵器,稍有不卖力干活的,即遭蒙古士兵的一顿鞭打。
这里是蒙古军队的大营所在。
苍茫的大地,近万名蒙古士兵呼啸而过,长长的行军队伍一直延伸到草原的尽头,军旗猎猎,草原在战马的铁蹄之下延伸向远方,将战火引向万里之外,在天空中划过一片战争的序曲,刀出鞘,箭搭弦,奏响杀戮与征服的主旋律
二百九十七年三月的春天
战马经过近二年的休养生息,早已恢复了元气,物资早已齐备,钢刀长剑已经磨光,箭矢塞满了箭袋,huǒ yào装满了药筒,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在一次集结起来,开始对敌人的征讨。
那颜可术盏发动了对多斯拉克海的征服之战。
发动战争需要理由吗?儒家认为:以王道伐无道,必胜!不打不仁不义之仗。这其实还是一种借口:我是王师,代表着正义,顺天意,民心之所向,讨伐你也是天经地义。但古往今来的战争表明,想找个发动战争的理由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发动战争是不需要理由的,仅仅是为了财富,人口,yù wàng就足够了。
这一次蒙古人出动了大量的骑兵部队,和数量颇大的骑炮兵部队:蒙古骑兵,女真骑兵,古拉姆骑兵,拜占庭铁甲圣骑兵,多斯拉克仆从骑兵,总算加起来近三万人。在大队骑兵的身后,更多的奴隶们,多达一万人。
蒙古军队的骑兵们一人三马,拥有极强的机动力。
奴隶们乘坐着上千辆重型马车,毫不示弱的跟着骑兵的步伐,而且他们还赶着数不尽的牛羊和马匹。
这次出征,那颜可术盏并没有调动太多的步兵,几乎是清一色的骑兵,因为他的对手势同样的骑马民族多斯拉克人,尽管很穷,但可以预见,未来的战斗必然是范围极其广大。唯有骑兵的机动性才能完成战略战术布置。
跨越广阔的大草原,是需要做大量准备的。蒙古军队出发前,小股部队要先行深入目标区域查探水源的位置,以及报告草场和天气情况,人员可以带干粮,但是马匹是需要草料的。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先头部队会去侦察每个山头和所有地点的情形。他们甚至会去了解那一地区的所有民众和资源的情况,同时,他们还往往要去寻找以备撤退的退路,这是非常专业的军人了。一切的的一切就像是一种自然,行云流水。
那颜可术盏给他的军队定下的目标是整个多斯拉克海唯一的山峰——被誉为“神山”的圣母山。他决意要攻下维斯?多斯拉克,给予多斯拉克人心理上的冲击,
“维斯?多斯拉克”:圣母山的西坡脚下、圣地世界的子宫湖的东畔,是多斯拉克人的首都圣城和文化中心所在,城内严禁携带兵器和流血打斗。城市的幅员辽阔可以容纳几乎所有的部落一起驻扎,是天下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因为人口稀少仅居住着马王的妻子和麾下的奴隶,同时又是规模最小的城市之一。
那颜可术盏还有更深一步的想法:鉴于维斯?多斯拉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