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1/3)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帝在葛府问出的那个问题,一传十十传百,不但此番应试的举子人尽皆知,就连街头坊间小民,却也同样传得沸沸扬扬。而五位名士各自相异的回答,也同样不胫而走,一时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拥趸,当然也少不了激烈抨击的反对者。
而在这个时候,林先生为了张寿抛出的那个课题,思量再三后,竟是真的去邀请自己几个颇为知心的友人。这其中有人欣然应允参与,也有人觉得儿戏而婉拒。但是,感兴趣的那几个私史学家无不觉得这一话题值得深入剖析,倒是不嫌弃半山堂的学生们不专业。
而半山堂中的这些贵介子弟们,那却是离开公学回去之后,就把自家下人差遣得鸡飞狗跳……因为他们需要恶补各种史料!
于是乎,整个京城各大书坊当中,各种和宋史有关的史书,那是几乎被一抢而空——当然,如宋史这种高达将近五百卷的大部头,半山堂中的贵介子弟是不会去买的,更何况陆绾友情赞助的图书馆据说已经采购了一套,他们自然是死皮赖脸通过陆三郎敲定了借阅事宜。
虽说他们各自家里挺有钱的,对于这种正经的读书开销,家里长辈大多很大方,可买书向来是最贵的,这么一套《宋史》,那得多少钱……他们又不是钱多了烧手!有这钱,他们还不如去买别的书呢!
但诸如两宋的那些稗官野史,文人笔记,诸如《东京梦华录》、《北狩见闻录》、《建炎笔录》、《靖康传信录》、《靖康纪闻》……能搜罗的,这些公子哥全都派人搜罗了。当然,光是凭他们自己那点贫乏的见识,以及豪门家奴的那点能耐,开不出来这样详细的书单。
这书单是梁小举人竭尽全力回忆所学所闻,给人开列出的。因为他的见识广博,公子哥们对于这样一个突然横插一脚的外人倒也不排斥。毕竟,除了此人之外,金国这一方需要两组,竟是没有别人愿意担纲,以至于整个半山堂竟是不得不抽签决定。
而那支除却梁储之外的下下签,竟是落在了悲愤至极的张大块头手里。
结果,人回去还想瞒着他爹,可襄阳伯张琼却不知道打哪儿知道,自家儿子竟然要站在金国的立场上推演宋金之战,这下真是气得够呛。他也不用什么家法,直接抄起连鞘的刀就追在了自家大块头儿子后面,把人骇得那是鬼哭狼嚎。
“这怎么能怪我!总共四十多根签子,总共就一根短的,我怎么知道会这么倒霉!再说了,那个姓梁的小子,他还是白沙先生的高足呢,要说最懂什么大义,可他还不是主动说,要从金国南侵开始推演……哎哟!”
终于追上张大块头的襄阳伯张琼,压根不管张大块头的哭诉,那是一把揪住人的衣领,挥舞带鞘的钢刀对着人那肥厚的臀腿就是啪啪两下,随即气不打一处来地破口大骂。
“这些文人惯不要脸!从前就有人口口声声说,南宋末年那些武将吃朝廷的拿朝廷的,最后一抹嘴就降了蒙人,反倒是读书人出身的文丞相英勇就义,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数万普通军民相从……我呸,他们当自己遇到危难就是文丞相?”
“我看他们遇到危局就当张邦昌那个该死的宰相还差不多!”
张大块头被自家老爹揍得嗷嗷直叫,还待申辩几句,总算他老爹就停下了那在他屁股上肆虐的连鞘刀,甚至又松开了手,任凭他在地上跌了个四脚朝天。
“你给我听好,从古至今,不论什么朝代,但凡皇帝还在的时候,纵使被人骂两句昏君,但大多数黑锅,那总得是奸臣来背的。但所谓的奸臣又哪里肯一个人背黑锅?少不得也要拉人垫背,这时候,打了败仗的败军之将,自然而然就该死了。”
“所以,从古至今,败军之将有战死的,有自尽的,有脱逃的,有逃回去之后却被追责乃至于处死的,当然也就绝对少不了屈膝事敌的……但是,屈膝事敌的那些人,其中既有被断绝了援军的李陵,也有守襄阳六年不见援兵的吕文焕!”
“所以南宋会有那样的结局,都是之前种下的因!两宋之交,活该那一堆君臣北狩……屁的北狩,打了败仗凄凄惨惨被敌国掳去做了奴才,真要有志气,在半路上直接一头撞死,也能好歹留个不屈之名。居然还有人在那感慨什么千古艰难惟一死,倒好像还挺委屈似的!”
尖酸刻薄地骂了好一会儿,襄阳伯张琼这才瞥了一眼地上呆若木鸡的儿子,随即一字一句地说:“总而言之,既然你抽到了下下签,要我说,若只有你一个人,哪怕拿着金国那满手好牌,说不定也会被人阴死。去找那个梁小举人,你们两个搭配一下。”
“张学士那分组实在是浪费,既然都是金国,还要两组干什么,你们两个人一组就够了!军略上,我给你出主意,至于庙算权谋,让梁小子开动脑筋。对了,你再去问问张寿,他家里不是还有姓宋的他们好几个举人吗?要是愿意,全都拉过来和你一块参详。”
老爹你原来不是因为我不得不选了金国站边而气急败坏的吗?你都一度这样,那些举人怎么会愿意站在金国这一边?张大块头呆滞而茫然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直到发觉襄阳伯张琼那眼神中又流露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恼火,他才惊叫一声慌忙跳了起来。
他也顾不上去揣测老爹到底是什么意思,却是点头如捣蒜道:“爹,我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就去找人!您且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