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4)(1/4)
热身赛的失利并没有给球队带来什么麻烦,在随后的小组赛里,新时代继续着他们之前的好运道,先是以二比一有惊无险地战胜了决赛圈里遭遇的第一个对手,接着又以三比一无惊无险地攉取了第二个三分,并且顽强地守住了第三场比赛的平局,最后,他们凭借着一个净胜球的微弱优势力压成都伊普森,成为本小组的第一名。这样,他们就在总决赛里占据了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成功地避开了另一个小组的第一名长沙沁园——沁园最近的状态几近疯狂,三场小组赛进了对手八个球……
这已经是郑昌盛他们期待的最佳结果了。按孙峻山的说法,这一切简直就象一场梦,而且这梦还没醒,还能继续做。
球队的下一个对手是青岛双喜,一个从战术到人员都比较熟悉的老对手。认真说起来,还是这支联赛开始前就被公认的强队给了新时代信心和希望,要不是在外围赛里力克青岛双喜,新时代兴许就不会来成都争夺那两个甲b的名额……就是不知道这回新时代还能不能再从青岛双喜身上得到一个惊喜。
所有人都期待着再收获一份惊喜,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虽然青岛双喜还是那支青岛双喜,但是新时代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新时代了,球队眼下正面临着一个极为糟糕的问题——阵容不整……
阵容不整,这只是一种听上去不那么刺耳的说辞而已,实际上的情况远比这要严峻得多,也严重得多。外援前锋谢廖沙在第三场小组赛里腿伤复发,即使是队医最乐观的估计,他也需要休息七到十天,这就是说,他至少会缺席总决赛里一至两场比赛——哎,刚刚渐入佳境的谢廖沙可是小组赛里队上的头号得分手呀,四粒进球他一个人就占了一半,他的缺席不仅会让球队失去一个火力点,而且郑昌盛为球队设计的一高一快的前锋线也会因此变得跛脚。更让郑昌盛头痛的是,左边前卫陈明灿现在都还躺在医院里——在第二场比赛里,出线无望的对手动作很大,陈明灿在一次争抢中被对手一脚踹在面部,当场就晕厥过去,随后医院给出的诊断报告是鼻梁骨折和轻度脑震荡,一个月以内肯定无法参加训练比赛——这其实就是宣布他今年的联赛已经结束了。随着陈明灿而去的还有老教练一直坚持的“前锋线高快结合,两翼主导进攻”战术。郑昌盛反复思量反复权衡,末了也没能在手里找出一个可靠的人选来填补左路的空缺。还有右边后卫,他因为累计三张黄牌而停赛,郑昌盛和戴振国合计了一晚上,还是不能寻思出一个妥当的家伙来顶替这个位置……
俩人甚至还为到底该由谁来充当左边前卫起了争执。
戴振国坚持认为高劲松最适合这个位置。他的理由很简单,球队招揽高劲松的初衷,就是让他作为陈明灿的替补,如今正是让他派上用场的时候。
郑昌盛不同意这个方案。他认为,替补谢廖沙的另一个前锋和张迟一样没有身高上的优势,这会使得球队在争抢前场高空球时很吃亏,因此身体条件不错的高劲松应该被放到比前腰更为靠前的位置上,除了要组织进攻和衔接呼应,他还得担负起争抢皮球第一落点的责任。至于左边前卫的位置,完全可以让现在的右边前卫马成来接手,而马成的位置则让现在的前腰队员来顶替。两条边路的首要任务也不再是主导进攻,而是协助和配合进攻。
老教练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完全颠覆了他以前的战术布置,而且他事先也没谁探讨商量过,所以匆忙之间谁都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郑昌盛在小黑板上画出来的潦草示意图发怔。黑板上,象征着高劲松的阿拉伯数字“12”被郑昌盛提前了许多,几乎嵌进了两个前锋队员的号码之间。
除开似懂非懂的孙峻山,戴振国和守门员教练都从中嗅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良久,守门员教练才不很肯定地问道:“这个……这个不是‘四四二’吧?”
郑昌盛没搭话。连他自己都闹不清楚这到底算是个什么阵型,而且他也想弄明白,这个位置上的高劲松到底是中场还是前锋呢?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这个图绝对不是他兴之所至随手涂抹上的,而是他内心里的真实想法——高劲松的位置就在那里,只比两个前锋稍微靠后一点点。
“郑指导要孤注一掷打三前锋?”这个念头刚刚浮上戴振国的心头,便立刻让他自己给否定了。谨慎小心的郑昌盛不可能在如此重大的比赛里做出这样狂妄的事情,再说高劲松的位置也不象是个前锋,他还得承担球队的前后衔接以及进攻组织,从这个责任上说,高劲松依然是个中场。但是作为中场,高劲松的位置实在是太靠前了,他完全就是直接面对对手的后卫线,这又是前锋才应该具备的特点……
迷惑归迷惑,戴振国在别的问题倒是一点都不含糊,他立刻就把自己的看法摆上了桌面:“这样的话,马成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由于位置感陌生的缘故,也许队员们到了场上会不适应!”他自己也不适应。不单是不适应郑昌盛提出的这种新战术,他也不适应这种新战术里蕴涵的新观念——郑昌盛在战术指导思想上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讲求攻守平衡直接转变成倡导进攻。
孙峻山坐在一旁没说话,只是有意无意地撇了戴振国一眼。守门员教练也撇了戴振国一眼,又看了看依旧望着黑板默不作声的老教练,巴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