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从来无招胜有招(1/2)
濯清好几天没来蘅芜苑,宝钗一方面为的是正事,另一方也是吸引濯清来蘅芜苑,免得被那些女人勾得忘了自己。
薛蟠的老丈人名叫周骥,他是津门人,因为官清廉,才被皇上看重,调任礼部主事,在蜀州做了三年学政,前年才正式调回都中。
他不是太子党,更加不是忠顺亲王一派,官微言轻,就算他想投靠那一派,也没人看得上他。
不是因为女儿嫁给了薛蟠,他也不会如此焦急。
自从和薛家结亲,难免被武襄看成濯清的人,再想保持中立也是不可能了。
周骥在礼部被排挤,举步维艰。最近又有风闻,武襄在被锦衣卫调查,如果自己是武襄的人倒也罢了,关键自己不是,如果受了牵连那才叫真冤。
周骥就把女婿薛蟠喊去,告诉自己的处境艰难。
薛蟠虽然浑,但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很热心肠的,就对宝钗说了这件事,才有了莺儿去喊濯清来蘅芜苑的一幕。
濯清听说后,安慰宝钗道:“妹妹无须担心,这次皇上和太子都不希望影响扩大,想力保朝廷稳定,周大人虽然不算能吏,可是为人清正,当初我同意薛蟠娶周家小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宝钗这才放下心来,虽然薛蟠是哥哥,她这个做妹妹的却时常操心他的事,倒像是个姐姐。
濯清也是个随遇而安的性格,既然到了蘅芜苑,也就不用再离开了。
反正衙门的事要晾着萨瓦,干脆最近就不去了,陪陪妻妾多好,也不用看他那高鼻子凹眼睛。
宝钗对濯清去宁国府幽会凤姐的事情,已有所耳闻,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前几次在宁国府幽会,知道的人甚少,这一次濯清乘船去省亲别墅,很多丫头看到了,三春还没有搬去那边居住,宝钗自然就留意到了这事。
别人心没这么细,宝钗可不是好糊弄的,加上那次濯清画蛇添足地让她别管宁国府的事情,她早就留了心眼。
宝钗把负责宁国府的嬷嬷喊来一问,就知道凤姐曾去过宁国府,而且最近已经打算常住府上。
宝钗心知肚明,黛玉是不会管濯清的,她心思都放在病重的贾敏身上,就算没有贾敏这当子事,黛玉一向很纵容濯清。
她便找了湘云和探春,三人协调一致,要劝阻濯清,不要在外再招惹女人,园里已经人满为患了,人一多,家宅管理难度就成倍增加。
宝钗便委婉地说道:“哥哥政务繁忙,园中大小事情难以照顾周全。姐妹多了有好处,也有坏处,不是吗?”
濯清一听就明白了宝钗知道了凤姐的事情,他就没打算隐瞒,这次去宁国府,也有试探试探众院的反应的意思。
濯清点头道:“妹妹言之有理,以后只守好园里这一亩三分地,绝不再出去胡闹了!”
宝钗没想到,濯清这么爽快就听从了自己的建议,她还担心濯清脾气倔,打死不认错呢。
宝钗不禁有些暗暗得意,园里这么多妻妾,敢当面直言劝诫,濯清又肯听从的,也只有自己了。
湘云和探春只是在自己的鼓动下,才勉强同意统一战线,最后还不是让自己打头阵。
既然濯清认了这事,那两位就不用再开口了,这贤妻的头衔自然就只落到自己头上。
濯清之所以这么快认“怂”,主要是自己想要的女人基本都捞到碗里了,再多也吃不下,贪多嚼不烂。
再有一个,林妹妹劝他收敛锋芒。忠顺亲王倒台对自己利弊都有,甚至某种程度上弊大于利。
以后就把园子经营好就不错了,要新女人,丫鬟里多的是,何必再去留把柄给别人攻击。
宝钗并不知道,濯清是因为黛玉的忠告才收敛自己,以为是自己劝诫成功,不禁喜上眉梢。
宝钗本来就美,面露喜色后更是眼如水杏、明艳动人。
濯清这几日索求过度,但是还是被宝钗吸引,可见她多有魅力。
濯清干脆带着宝钗,乘船到随园各处查勘,想把园里的水系改造一下。
将来园子要扩大几乎一倍,没有个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只坐轿子都要走半天。
濯清想得是路和河都要修,急事用马车,游玩就乘船。
这样也便于园内管理,不然宁国府有个什么事,要报到随园来,丫头们要走半天,效率太低。
每院门口的河边都要修简易码头,方便上下船。
船都是大的船舫,毕竟安全第一。沿河边修马车道,每院配两辆马车,四顶轿子。
那些皇上赏赐的太监主要负责驾车,还有喂养马匹。
家大业大,需要花费银子的地方就多,幸亏濯清赚钱赚得多,换个人还真负担不起。
荣国府为了撑国公府的面子,每年亏空数千上万的银子不就是明证。
晚上,濯清在宝钗这留宿,濯清本来不想莺儿在一边伺候,宝钗却不肯,但也不让莺儿和自己一起大被同眠。
宝钗就是以此来告诉莺儿,你只是我的陪嫁丫头,别得意忘了形,别以为王爷宠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濯清看莺儿眼含泪水,在一边委屈地伺候,心里有点不忍。
可是莺儿是宝钗的丫头,卖身契都在宝钗手里,濯清也不好撕破脸。
濯清偷偷对莺儿说道:“我以后抬你做庶妃,你就不再是奴籍。别哭了,早点给我生个儿子是真的。”
莺儿本来就是个乐天派,濯清一番安慰,便破涕为笑了。
宝钗只是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