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局(求推荐)(1/2)
大河之水向东滚滚荡荡的奔驰,发出沉闷如雷的轰鸣,远远的望去,大河南岸的渡口已经被强行拆毁,不少的木桩被废物利用,在河岸南面的一处空地建成了营寨。 x 23 u
这个营寨比较小,里面有郑军的五百士卒。
风声呼呼,杨云站在远处的一块石头上,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处营寨。然后目光朝着北面黑乎乎的水面看去。
“前一个营寨距离秃鹰的大营比较近,如果被偷袭,秃鹰很快就能前来支援。而这处营寨,距离较远!只要一鼓作气击溃这支兵马,唐军就能突破黄河,拿下辕州!”
辕州古称辕关,是洛阳八关之一。如果辕州被攻破,唐军就能绕个半圆,从东面进攻洛阳,把洛阳从四面八方团团围住。极大的打击洛阳军的士气。
杨云抬头看了看天色。今天月黑风高,正适合突袭。想必唐军偷渡就在今夜。他耐住性子,隐藏身形,就在原地等着。
哗哗哗!河水依旧在不断的奔腾吼叫。
杨云在等待的同时,右手摸了摸腰间的横刀。这把刀还是当初从死在山林里的几个骑兵身上搜来的。刀口经过打磨,十分的锋利。
“战阵之中,刀,然后再抢过来一柄长枪!战阵之上,长枪和横刀作用最大!”
其实,杨云要是能把铁布衫修炼到第三重,拥有蛮牛大力,手持重达数十斤的铁棍,施展棍法也能所向披靡。
但实力到了这种程度,就算不用任何的招式,仗着强大的力量一路莽,也能力破千军。
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
似乎到了深夜人体最疲乏的时候,杨云耳边突然传来一丝动静。他心中一动,顿时振奋精神,极目朝着远处的河面看去……
河水滔滔。
一个英气勃发的青年站在一艘小船上,一手扶着侧边的船舷,同样朝着南面的河岸看去。这个青年的年龄并不大,但是气度过人,眉宇之间有着摄人的威严。
“秦王!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次偷渡黄河十分危险,您又何必一定要亲自领兵呢?”
在这个青年的身边,还有四个穿着劲装腰间悬挂横刀的战将。其中一个战将脸颊狭长,双眉高耸,浑身的傲气掩饰不住。
不过他再大的傲气,在这青年面前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说话的时候,脸上还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苦笑。
这个大将就是大唐左卫将军王君廓。他面前的英气青年,就是秦王李世民。
眼下这艘船上除了李世民和王君廓之外,还有段志玄、翟长孙、程知节三个大将。
其中程知节,就是后世名声极大的程咬金。不过程知节才是他的本名。程咬金是他加入瓦岗造反的时候改的名字。和王君廓改名王君可一样,都是为了避免造反的时候,家人受到自己的牵连。
“王大哥说的不错!秦王,您是大军统帅,岂能不顾大局亲自来做这种跳档冲锋之事?如果渡河之后遇到什么危险,那我们十万大军就全完了!”
程知节性格豪爽,这时候也皱着眉头,跟在王君廓后面再次劝说起来。
这次唐军出兵攻打洛阳,一共发动了十万大军,秦王李世民就是这支大军的统帅。如果主帅发生意外。那王世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击败唐军。
李世民可谓是身系十万大军的安危于一身。程知节实在是不敢想象秦王出现意外的后果。
段志玄和翟长孙两人虽然没有说话,但脸上都是一脸的赞同,对王君廓和程知节所说的话深以为然。
李世民笑了笑,大唐开国以来他先后在浅水原击败薛举,柏壁之战大破宋金刚、刘武周,每次都是在大唐动荡之时力挽狂澜,中间大小战斗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早已是身经百战的大将、统帅。
数月之前,他率军东进初次和王世充的大军接触,亲自率领玄甲精锐冲锋,一举击破洛阳大军,俘获郑军骑兵大将葛彦璋,打的王世充狼狈逃回洛阳。
前不久,唐军又和郑军对阵。李世民让大将屈突通正面抵御,自己则率领数十骑兵冲锋,一直冲破了郑军层层战阵,杀到洛阳城下。
随后他又转身再次凿穿。连续两次杀穿战阵,视王世充麾下大军于无物。可见他不仅统帅大军的能力顶级,还有着亲自冲锋陷阵的胆魄。
如今亲自率领精锐偷渡黄河,在李世民以前的种种行动中,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军廓、知节,你们说的道理本王都明白。不过如今王世充负隅顽抗,洛阳城墙厚实,急切之间实在难以攻下!”
“并且窦建德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南下,一旦让夏军和郑军合流,我军很难抵挡。所以在夏军赶来之前,我军要先攻占辕州,然后攻下成皋,以虎牢关扼住夏军西进的咽喉!”
李世民这时候也不再隐瞒,说出了自己的战略。
辕州是洛阳的东面关口要地,再往东就是古称虎牢关的荥阳。要是虎牢关被夏军占据,那唐军在战略上就会处于下风。再难击败窦建德。
辕州横在洛阳和荥阳之间,如果不把这个钉子拔了,那唐军就无法安心的行军。一个小小的辕州,在这时候关系到了整个大战的成败。
所以李世民为了把握战局,才亲自的率领精锐在夜间突袭。
“再说,以四位将军的勇武,击破区区五百郑军步卒轻而易举。只要攻破渡口营寨,我军精锐就能源源不断渡河,本王又怎么会遇到危险呢?”
李世民脸上挂着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