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张 陶安的计策(1/2)
当朱元璋拿下太平之后,入城之后,立刻颁布了几条诏令。
诏令所针对对象为:朱家军全体将士。
具体命令如下:
一、掠夺民财者,死;
二、奸污妇女者,死;
三、欺压百姓者,死;
四、违抗军令者,死;
五、霸占民田者,死。
当此诏令颁布的瞬间,原本兴致满满的朱家军彻底傻眼了,呆滞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自家的老大竟然会在这时候玩这一招把戏,这招玩的好,玩的也毒。
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打家劫舍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司空见惯,家常便饭。
他们攻城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洗劫的准备,这就如同打短工一般,这些钱全当是自己辛苦的工钱。
总不能爷们来来回回的折腾,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赔本的买卖咱不干。
谁要胆敢阻挠我大军洗劫的进程,一律就地格杀。
但是当他们刚刚入城,两眼发红嘴唇发青犹如牲口一般身体发情,准备进城之后大干一场的时候,一纸诏令突然间公布的瞬间,他们傻眼了愣神了,手里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满口的黄牙下细长的牙根气的直发麻。
他妈的,多好的机会啊,就这么泡汤了。
那些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就在眼前,那些个金山银山的财宝就在面前,那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这么一张纸的破玩意就把自己美好的前景给生生掐断了。
这么做对得起爷们辛辛苦苦的奔波么?
爷们这一趟是干嘛来了?
这来来回回的,不是瞎耽误工夫么?
诏令面前,他们也有想过反抗。
在这个火烧眉毛的结构眼上,就有一个很是勇猛的大哥敢于公开挑衅朱元璋的权威,在诏令颁布之后,顶风作案并付出了行动。
史书上没有写此人的名字,也没有写他的个人英雄事迹,但是他的结局却是绝对轰动的。
当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斜长的面颊上惬意一笑,扁长而凹陷的面孔上黝黑的嘴角略微勾起,黝黑的双眸中兴许光亮闪烁不断,细长的身躯中阵阵杀气破体而出。
终于有人肯冒这个头了。
好啊,好的很,大爷我等的就是你。
你不冒头爷还发愁如何树威呢,你来的正好!
既然你想挑战大爷我的权威,那只好对不起你了。
今天,就拿你开刀。
杀鸡儆猴!
随后朱元璋亲自下达军令,拉出人来,公开砍了他的脑袋。
这个混蛋玩意做了朱元璋的刀下鬼之后,他的事迹便很快成为了朱家军营中的反面案例,并且下令,谁再胆敢违反诏令者,下场将和此人一样,立杀不赦。
这时候的他们看到朱和尚这头比驴脸拉的还长的丑陋面孔的时候,再转头看看那个脑袋刚刚分家,血都还热乎的尸体的时候,他们的后背发凉汗毛发颤,刚刚泛起的造反火苗就被瞬间扑灭。
眼前这个看上去还算面善,鞋拔子一般的脸庞上虽然没有横肉却满是威仪的家伙,杀起人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人长的qín_shòu,杀起人来更是qín_shòu,两者加起来,简直qín_shòu不如。
在这个长得比牲口好看不到哪里去的家伙面前,自己还是小心为妙。
至于其他两个都元帅和右副元帅来说,这两人跟个废物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存在只是在间接性的浪费粮食和污染空气。
他们两人就如同摆设一般,完全就是多余的累赘。
有他们在浪费空气,没他们在万事皆宜。
这个诏令公布后,城中百姓对朱元璋这只军队却是肃然起敬。
听闻朱元璋颁布的诏令之后,对太平城内的居民分文不扰,对手下的军士管理及其严格的情况下,而做为太平府有名的文人士大夫,陶安带领着同在太平的李习和语时事前来投靠朱元璋。
完全以作秀为主要目的的朱元璋,颁布这个诏令的意义其实就是要招揽天下群雄唯以己用,这时候听说太平城内非常出名的陶安来投靠自己,自然是礼遇有加。
见到陶安之后,作为一介莽夫的朱元璋见到文人之后自然是要表现出自己缺文少武的性格缺陷,于是乎做为义军之长的朱元璋撑着他这张满脸麻子的脸颊,虚心向陶安请教以后的发展目标。
作为刚刚入幕,秉持着吃人饭为人臣进人言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望着愈加靠近几乎能够看到对方脸上毫毛的邪异面孔,完全一副辟邪的面颊上诚恳的表情落在陶安心里的时候,他的心底必然一颤。
人呐,怎么可以长得如此之丑啊。
这张脸挂大堂上,绝对可以作为驱魔辟邪的存在。
还真是应了古人哪句话:人无完人呐!
心中暗自叹息,自己以后就要跟随这样一号人物来东征西战,真是造化弄人。
目光转了转,为了避免留下过多的深厚印象,也为了自己以后在晚上能够安然睡觉,在保证自己有个良好的睡眠质量的情况下,陶安不着痕迹的忙避开了对方的目光,说出了一番既是奉承更是拍马屁的对话。
当今天下四海鼎沸,群雄并起,攻城略地,占山为王,这本来是挺好的事情,但是坏就坏在这些个混蛋王八犊子们之所以这么卖力气只是图一时的痛快,一心只为求财,根本没有拨乱反正的雄心壮志。
今天明公(朱和尚)率众渡过长江,神武不杀,财务不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