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1/1)
(二〇〇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
“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
“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可以说,在实践中对这
“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
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以上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把这
“两座山”的道理延伸到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上,还启示我们,工业化不是到处都办工业,应当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
这
“两座山”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体现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体现出不同地方发展导向的不同、生产力布局的不同、政绩考核的不同、财政政策的不同。
状态提示: 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