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北伐(2)(2/2)
马萨科洛所料,十一月下旬因为天气、伤病、后勤以及战区民生等问题,咸军、志军不得停止继续北上,全线转入修整,抢运伤员补充兵员,安抚地方民生,解决上千万人的生计问题。有鉴于北伐作战暴露的一些技战术问题,在下半年陆续得到弥补和解决。
尤其是帆布弹链极不适应热带雨林和多湿气候作战【注1】,为此紧急研发生产了金属弹链配发前线作战,同时改进了战斗服装,配发更多普通迷彩服饰、橡胶雨衣和长檐帽迷彩棒球帽,用于遮阳和雨林作战。
与此同时,整训十月有余六十万晋军,陆续从岁当出发,入都郡乘坐火车前往清田,而后北上接替伤亡严重的志军,继续明年的作战,约二十万晋军预备队,将在明年开春后陆续经咸国转运北上。
不过晋军如此“积极”北上不是没有原因,咸军和志军在东线节节取胜,振奋了中原抗战信心,让诸侯看到明年,或后年可以结束战争,而不是停战和谈的结果。
同时志军在东线缴获了数十万枪炮和无数的弹药,最大的收获是缴获了总价约四十万寸金的黄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晋国出兵。
这些黄金来自于火山熔岩,腋目攻取长孙美津城不久,发现以西四百多里的原始森林中一座火山喷发的熔岩冷却后含有黄金,而不是硫化物,含金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七。
而这座火山在此之前两千多年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最近几年的持续喷发,还是当年咸军顾问唆使下用炸药催醒的,结果喷着喷着,喷出了黄金。
这要是搁在三十年前,估摸着长孙守着这么个聚宝盆,能把全中原给看到脚底下。
腋目见有利可图,遂组织人手在当地炸火山,迫使火山不断喷发,从而流出黄金。
同时就地冶炼成金锭运回本土,每年的产量竟高达九十万寸金,是腋目南下侵略最大的经济来源,志军控制美津城后正好截获了这批仓储,然后不声不响给黑了。
但纸永远是保不住火的,很快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等到百里燕得知消息,这批黄金竟已运回了志国,这让他颇为恼火。
因为十一月的那颗钥热爆弹足足花了一百四十七万寸银,四十万寸金少说能造三颗。为此百里燕专程找公良修问话,他竟说不知此事,气的百里燕直跺脚。
不过这没关系,黄金再多也需要市场的承载,大量贵金属投入市场,如没有充足的货源,黄金就会贬值。如果志国贸然动用这批黄金用于应付国内的开支和抚恤,势必会传导至经济层面。
所以今年的北伐志国虽然伤亡很大,但缴获却非常丰厚,基本与出兵的损失持平,可能还有赚头。
于是661年陆续撤兵后,志国仍在美津城驻扎了两万余人,专门搞这种副业。
当然,你搞副业不许别人搞,那就大错特错,咸军也很快蜂拥而至捞黄金,而且直调了五门200毫重榴炮,并紧急研制了一款专门应付火山灰的特殊防毒面具配发当地驻军。
尽管心知如此大肆破坏火山会引起地质灾害,但现在为了战争,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况且说半径四五百里之内绝大多数是原始森林,地质灾害尚不足以影响人类的生活。
时间转眼到了盛元661年正月,咸王承袭了去年正月的惯例,在鸿恩殿设国宴,宴请有功将领和士兵,并予以了现金赏赐,士兵的比例比去年增加四倍,达到了九十二人,以表彰哪些作战结出的基层官兵。
正月初五,咸王仍在鸿恩殿宴请天子与诸侯,通报去年战果,但绝口不提美津黄金一事。
由于西线战果寥寥无几,宴会成了咸王一人显摆的舞台剧,其他诸侯倒不觉得脸上无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唯独天子脸上大写的尴尬始终难堪挥之不去。
【注1】关于帆布弹链和金属单链,帆布弹链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机枪出现之初,并非没有想过金属弹链。
甭看金属弹链搁今天是个再简单不过的玩意儿,任何上点规模的冲压加工企业都能造,但是搁在一百三十年前,金属弹链的加工难度,并不比弹壳小。
金属弹链的发展,需要较高的精密冲压与成形技术,由于弹链金属材料性能较高,属于工具钢,而非弹壳黄铜,又要求冲压模模具材料技术更高。
因此不解决精密冲压、成形与模具材料,金属弹链根本谈不上,所以只能用帆布弹链。
由于早期无法使用金属弹链,而帆布弹链存在遇水膨胀、发霉变质,容易撕裂,可靠性差的问题,因此就出现了折中技术,弹鼓和弹匣。
通过弹匣、弹鼓,保障一定的火力可持续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